“合作促发展:全球农业贸易与乡村振兴”分论坛在沪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05 11:48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11月5日,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合作促发展:全球农业贸易与乡村振兴”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这是虹桥论坛首次设立农业分论坛。该论坛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内外政界、学界、业界齐聚一堂,围绕共同促进全球农业贸易发展和乡村振兴进行交流研讨,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确保农业产业链稳定和供应链畅通、创新农业贸易业态模式等凝聚智慧与共识。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农业贸易是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农业贸易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农业贸易。

“当前,应对全球共性挑战,各国应加强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政策与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共同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助力早日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为全球农产品贸易提供更多机遇,也将为中国乡村振兴开辟广阔前景。商务部将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推动全球农产品供应稳定。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农业经济,意大利在乡村发展方面有丰富经验,愿与中国一道,为推进全球农业贸易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阿根廷驻华大使在视频发言中表示,世界面临着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挑战,符合规则、稳定、可预见的农业贸易至关重要。各国需要合作建立可持续的生产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制定明确的贸易规则,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在对话讨论环节,研讨嘉宾普遍认为,农业贸易有助于各国产业参与全球竞争、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特色优势,乡村振兴将带动多样化高品质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拉动贸易增长。全球农业贸易面临许多风险挑战,各国应共同努力,促进产业链稳定和供应链畅通、推动农业贸易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和贸易政策交流,促进农业贸易健康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吴晓华认为,农业贸易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富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收入来源,为生产要素配置提供强大资源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樊胜根表示,国际社会应放弃贸易保护行为,减少农产品流通限制,畅通贸易通道,利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农业贸易注入新活力。

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党委书记覃衡德表示,推动农业服务走出去,要在加强引进全球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品牌,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合作。

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商务官兼亚洲区总裁周学军表示,在农业贸易开放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做追求共赢的合作者,加强对技术的重视、创新和应用。

“外资企业在农产品进出口、农业技术交流和推广、农民发展等方面为中国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并帮助中国的扶贫和农村发展经验走向世界。”嘉吉亚太区总裁安博泰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艺龙
编辑/周超
校对/罗晶

相关阅读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 2025-02-23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经济日报 2024-12-19
招联与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携手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8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光明日报 2024-01-11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经济日报 2023-12-21
半两财经 |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国际合作社 首届链博会农业链条三大亮点聚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2
“齐鲁样板”背后的乡村振兴启示
光明日报 2023-05-30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