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是诞生“奇迹”的地方,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算起,发展历史还不到三十年,却诞生了多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前二十年有三家企业表现最为亮眼,百度、阿里巴巴以及腾讯并称为“BAT”。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有自己的王牌产业,前者是电商,后者是社交+游戏,并且以此为根基迅速扩张,渗透进各行各业。而反观百度,除了占据绝对优势的搜索业务以外,一直未能寻找到新的快速盈利方向,无论是地图还是输入法,都没能给百度的营收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从而在市值上不断被新兴企业超越。在一筹莫展之际,李彦宏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重点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并且亲自挂帅督战。
早在2013年,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就开始立项了,在国内几乎是最早进行无人驾驶相关研发的项目,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研发,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Apollo(阿波罗)”计划是这个项目实施的核心,到今年不过8年的时间,搭载相关技术的自动驾驶车型已经进行了四次换代,从起初宝马3系到刚发布的广汽埃安、极狐阿尔法和威马W6,据称每一次换代都能实现成本减一半,性能提升十倍。
“Apollo(阿波罗)”计划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日渐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基于此计划成果推出的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pollo Go”早已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四个城市开始载人服务。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测试里程超过1400万公里。在今年8月联合央视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首次提出了“汽车机器人”概念,并发布了具有L5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Apollo“汽车机器人”。它看起来像车,但是又不完全像,之所以像车,因为有四个轮子和车身、座椅,具备交通工具的基本属性;说不像车是因为没有方向盘和换挡机构,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控制台和一块超大的曲面屏幕,自动鸥翼门,全玻璃车顶,变光玻璃等智能配置科幻感十足。内部配置方面,借助AI智能它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还可进行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此外还将“Apollo Go”升级为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下活动,逐渐扩大着影响力,为下一步和网约车出行平台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认为抢占网约车出行市场是“Apollo(阿波罗)”计划的终点,那就大错特错了。该计划可应用的范围还包括矿区运输、智能物流、汽车后市场服务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等诸多方面,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潜力绝对不容轻视,此外,在整车制造行业,宝马、大众、丰田、长城、吉利等国内外汽车巨头,全是Apollo的忠实客户。其实说到整车制造,百度也透露出强烈的兴趣,并且在今年年初与吉利汽车共同组建了一家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
集度汽车相对于一般的造车新势力,“先天优势”非常明显。在成立之初,百度就表示会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集度汽车,以帮助其快速成长。自己直接参与汽车研发与以往拿量产车现车进行改装不同,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软硬件不兼容的弊端;同时牵手国内一流整车企业吉利汽车,必定会在后续量产车研发阶段少走很多弯路,也意味着可以节约大量资金,以便更好地控制新车成本。
互联网企业进驻汽车制造行业在今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小米宣布造车却引起了“行业地震”,原因就在于小米在产品战略和价格控制上的各种神操作让人印象深刻。人们期待小米能像制造高性价比手机一样,打造出高性价比的智能汽车。如果将小米汽车和集度汽车放在一起比较,从目前两个车企的背景来说,个人还是觉得集度汽车的赢面或许更大。但是公众对产品的接受度,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还有营销策略等等因素。这就不得不对比雷军和李彦宏两位企业领导人的风格区别,雷军虽然是学技术出身,但在很多人看来,雷军更像是一位营销大师;李彦宏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术宅,这么多年一直冲在产品研发一线,孜孜不倦地向人们介绍技术研发成果以及宏伟的蓝图。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稳坐泰山,被美团、字节跳动、拼多多赶超的百度,地位虽然相比巅峰时下滑了不少,但是并不意味没有重返巅峰的机遇,自动驾驶或将助力百度弯道超车。多年来的“精耕细作”、潜心研究,希望最终结果如李彦宏所说,“我们不愿做技术创新的气氛组,要做就做实战组。愿意熬过万丈孤独,看一下星辰大海。”
编辑/陈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