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为第一批国家公园。21日,国新办就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国家公园是否对公众开放,门票价格将如何设置等问题,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潇湘晨报10月22日)
自从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国家公园”成为广受关注的热词,其中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未来国家公园是否收费?据专家透露,国家公园收费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具有合理性,理由是:自然资源有价、可有效调节客流量、能体现受益公平性……
据说国家公园最早起源于美国,而美国国家公园通过年卡来收费。如果参照这些先例,我国国家公园门票也应该收费。但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表示,坚持全民公益性是国家公园重要的理念之一;门票将体现公益属性;“原则上公益性项目可能都是免费的”。由这些表态大概可以推测出,未来国家公园门票有可能不收费,只有其中的经营性项目实行特许经营会收费;即便国家公园门票收费,但基于公益属性考虑,收费标准也不高。
只有门票设计最大化体现出公益成色,才能彰显这种公园的“国家”内涵以及全民所有的特性。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的理念,国家公园将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有必要让更多人进入国家公园,当然是有序进入。而要实现更多人获得环境教育、享受国民福利,最好的办法是减轻公众的游憩成本。比如说,公园门票不收费或者象征性收费,就能让更多国民获得受益,也能更好体现国家公园的特性。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国家公园门票不收费或者低收费,将不利于调节客流量,会造成游客扎堆带来多种问题。实际上,可以通过预约环节来达到调节客流量的目的。这在很多景区已有验证,即通过预约制就能实现限流。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公益化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推进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就体现出这类景区公益属性。国家公园属于全民所有,其公益成色应该比国有景区更足,因为国家公园有“国家”这个高度,有“共有共建共享”这个特点。当国家公园门票设计充分体现公益性,对旅游业有示范意义。
国家公园的公益成色是否足取决于四点:其一,国家公园体制及制度设计能否体现出应有的公益属性;其二,门票定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最好听取更多人意见;其三,财政补贴是否到位,这关乎公众分享发展成果;其四,公园成本控制等内部管理是否合理。
据悉,一些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对国家公园完全免费,以国家财政和税收来保证投资和管理成本,这也是一种可参考的先例。我国虽然不是高福利发达国家,但由于国家公园目前数量较少,财政完全有能力替公众买单彰显公益化,就看有没有决心最大化体现公益性。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