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态势
中国新闻网 2021-10-19 11:11

记者19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官方获悉,“十三五”以来,柴达木盆地完成沙化土地治理409.8万亩(含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态势。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是中国海拔最高高原型盆地,盆地四周高山环抱,地貌复杂多样,垂直分异明显。整个盆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是青海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

据介绍,近年来,海西州官方坚持“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兼治”的治理措施,全面推进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工作,改善了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使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海西州严格把防沙治沙工作作为建设生态立州的重要内容,先后研究制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沙区植物保护条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枸杞保护条例》《海西州沙产业发展规划》《柴达木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规划》等法规制度办法,坚持规划引领,确保沙区综合治理工作高效开展、扎实推进。并坚持林草重点工程向沙区倾斜,统筹整合资金,科学谋划实施,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公益林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工程。同时,持续封禁保护区管理工作,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成效监测及日常巡护等工作。

“根据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土地分布现状及特点,海西州官方主要采取生物固沙与工程治沙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和封禁保护措施。并结合柴达木盆地自然气候特点,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优选青海云杉、新疆杨、柽柳、丁香、迎春等适生树种,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生态与观赏双重效果。”海西州官方表示,同时大力推广容器育苗、生根粉、植物生长调节剂、杨树深栽造林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有效提高生态绿化质量。并在全州适宜造林地块,大力推行配套节水灌溉措施,为高原干旱条件下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治理提供新模式。

统计显示,目前,柴达木盆地累计人工造林30余万亩,封山育林130余万亩。

除此之外,海西州官方把枸杞产业作为生态治理、优化结构、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以枸杞标准化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农牧民林业科技服务,提高其从事枸杞产业的劳动技能,促进枸杞产量和质量提升。目前,全州枸杞种植面积近50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达26亿元,占农牧民总产值的50%,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每年近10万名省内外剩余劳动力参与到枸杞种植、加工销售、采摘等生产活动中,人均增收近万元,有力推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

文/孙睿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柴达木盆地有机畜牧业认证实现全域全覆盖
中国新闻网 2024-01-14
柴达木盆地藜麦病虫防害标准发布实施
中国新闻网 2022-10-12
青海人工增雨缓解柴达木盆地旱情
中国新闻网 2022-06-02
柴达木盆地多个景区陆续恢复运营
中国新闻网 2022-03-02
柴达木盆地“十三五”期间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中国新闻网 2022-01-28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增至137种
中国新闻网 2021-12-09
柴达木盆地茶卡景区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正式投运
中国新闻网 2021-11-24
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副坝工程封顶
中国新闻网 2021-08-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