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正式发布《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以下简称《名录》)。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名录》共收录北京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33目106科596种,其中鸟类503种,兽类63种,两栖爬行类30种。其中,《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已于今年4月份发布,而兽类、两栖爬行类的名录则为最新发布。
北京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截至2020年,北京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此次《名录》公布的596种北京陆生野生动物进一步明确了北京的动物资源家底。据悉,《名录》以北京市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果为本底资料,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北京兽类志》、《北京鸟类志》、《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国蛇类》、《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和《北京脊椎动物检索表》等为基本资料,结合野外调查记录信息,经编审委员会论证、筛选和确认形成。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6种,包括黑鹳、褐马鸡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豹猫、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北京园林绿化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在持续扩大生态空间的同时,着力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聚焦提升森林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中,坚持近自然的理念,打造以乡土植物为主的绿化景观,更多栽植野生动物喜爱的食源植物,用高水平的绿化工程联通了碎片化的生态孤岛,提升了首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4%,城市绿化覆盖率48.46%,湿地率3.6%,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现身通州副中心,以往无记录的震旦雅雀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地频频被发现,黑鹳、鸳鸯、褐马鸡等物种在北京的分布区不断扩大,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新回到了密云山地,以前无记录的大足鼠耳蝠、小菊头蝠、香鼬等兽类也出现在北京。
更严格的管理保护制度,助力形成更有效的保护机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告诉记者,北京通过保护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发布将全市所有野生动物纳入保护范围,此次《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现有的陆生野生动物品种,将为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坚实基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