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的一个“夏令营”,近日被曝光有多名少年遭遇殴打。该军事夏令营由当地一家旅游公司举办。目前,涉事公司已被责令停业整顿,施暴者被行政拘留。
此前一名16岁北京高中生在参加沙漠探险夏令营过程中意外身亡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该让孩子探索世界、增长见识的探险营,为何成了“危险营”?原想让孩子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军事营,又缘何成了“打人营”?更值得关注的是,有类似隐患的夏令营还有多少?
近年来,夏令营的种类越来越多,主题除了涉及学科、科技、艺术、国学外,还有体育、户外、军事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的主题夏令营也是如今家长们各种诉求的直接反映:让孩子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一技之长,帮孩子提高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给孩子的简历加分、为以后申请出国留学做准备,等等。总之,都想充分利用难得的长假,让孩子走出家门,拥有与家庭和学校不一样的体验,在成长路上充充电、加加油。
无论选择哪种夏令营,都寄托了家长美好的期待,但参加夏令营绝不是付钱一送了之,因为关系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监护人有一些功课要做。比如,报名之前有没有征求孩子的意愿?毕竟这是孩子参加的活动,首先得本人有兴趣。如果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很可能事与愿违,无法实现预期。其次,入营之前,有没有考量过主办机构的资质?安全保障方面的设备设施和人员配备是否专业,培训理念、培训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了解这些才能护航孩子身心健康。
在选择军事训练、户外拓展一类的夏令营时,更应基于这样的共识:要让孩子守规矩,绝不是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要让孩子受磨炼,也绝不是罔顾身体不适的坚持到底。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愈发关注素质教育的今天,夏令营热实属正常。旺盛的市场需求之下,嗅觉敏锐的资本蜂拥而至。有数据显示,目前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夏令营、亲子拓展、户外拓展”的国内企业约有4.8万家,其中超八成企业成立于5年内。
火爆的同时,问题频现。比如,去年浙江温州一夏令营中惊现“女德班”,山东曲阜一个名为“阳光少年国学夏令营”的活动涉嫌使用非法出版物……组织机构资质欠缺、签约中存在霸王条款、管理不规范等,都给夏令营埋下了隐患。
此外,一些夏令营日均收费动辄上千元,有的更高,这样的定价是否合理?举办夏令营自然要考虑成本收益,但涉及青少年的教育,是否更应突出公益性?一旦把夏令营看作一块有高获利空间的肥肉,纯粹当成生意来做,其潜藏的风险只会更大。
夏令营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但相应的监管还没来得及跟上,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制定出台相应行业标准都迫在眉睫。
要把教育属性置于首位,抬高准入门槛,划定收费红线,让真正拥有教育情怀的机构留下来,围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一核心理念,从师资配备、活动设计、软硬件配套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在我国,夏令营最早出现时就属于公益性活动,主要由学校组织,一般由优秀学生参加,具奖励性质。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夏令营商业味渐浓。多些公益味,有助于杜绝“打人营”“危险营”等变味夏令营的出现,也能让更多孩子玩得起,让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有机会参与其中。
夏天即将过去,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包括夏令营在内的青少年课外活动的需求势必进一步增大,成为素质教育的有益组成部分,如何让它们更安全、更普惠,有关方面应该及时回应关切,积极采取行动。
文/蒋菡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