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铁道兵在大兴安岭战天斗地、突破严寒,把钢轨铺进万年沉寂的林海雪原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铁道兵的历史闪光、军魂永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百部优秀舞台剧展演、文旅部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年百部精品工程展演、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及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将于7月10日、11日,8月14日、15日,在二七剧场演出以铁道兵的奋斗历程为缩影的话剧《八百里高寒》。
该剧讲述了198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全员转业并入铁道部之际,大兴安岭铁道兵某师师长姜家修翻开昔日战友杜峥嵘的工程日志,回忆起1964年铁道兵在零下50度的高寒里进驻大兴安岭“生命禁区”开发建设的历程。为保证嫩林铁路如期通车,杜峥嵘与姜家修和战友们共同投身国家铁路建设,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把幸福之路带给了大兴安岭的各族人民。
大兴安岭山峦叠嶂、林莽苍苍、景色天成,雄浑的八万里疆域,是东北、华北乃至东南亚的天然屏障,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和木材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大森林、大冰雪相汇相融,大界江、大湿地浑然天成,北极光、北极村相辉相映,《八百里高寒》艺术化地创作出茫茫大兴安岭的神奇瑰丽。通过舞台手段的运用,将气势恢宏的“林海雪原”和建设嫩林铁路的惊心动魄,生动还原。
编剧董妮在剧本创作准备期就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人物采访、史料钩沉工作,将铁道兵的感人事迹凝练为一个“突破高寒禁区,铺设幸福之路”的故事。在她看来,今天回溯铁道兵历史的现实意义,“是各个行业都应该秉承这种铁军的精神”。全剧采用跨时空的人物交流方式,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姜涛执导,据他介绍,“整个排练过程不是我们在寻找,而是那些好儿女在走向我们。演员非常投入,我们每天的排练其实都如同军事训练一般,是按照部队战士的日常来过一日生活的,甚至排练完还会说‘杀’。”
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志江称:“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写铁路演铁路,每年赴基层演出超过400场,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我们也被称作‘万里铁路线上的乌兰牧骑’。”剧中,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演员霍青在剧中饰演姜家修,他表示:“作为一名铁路人,出演姜家修感到十分亲切,而这部剧也承载着全体铁路人的忠诚与深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