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十年|1318公里“经济大动脉”重构沿线城市版图
澎湃新闻 2021-06-30 10:01

“银龙出京一路奔,转瞬之间入津门。齐鲁皖豫须臾过,品茗到沪尚存温。”这首诗描绘的主角是京沪高铁。

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的“10岁生日”,十年间,京沪高铁年发送旅客2.1亿人次、累计运送旅客13.5亿人次,累计行程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4万圈。

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出,驶向上海  资料图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铁,601816)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润表示,京沪高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的重大战略性交通工程,创新了我国高铁技术发展模式,推动建立了我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赢得了“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的美誉。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铁对于沿线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崛起和增长,有巨大的直接推动作用。“京沪高铁的开通,不仅包括江苏,赋予了沿线城市由高铁经济带所形成的城市新板块核心区域,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京沪高铁加速了地区之间商务往来,让多个地方共用科创资源或者是稀缺资源的作用非常明显。

1318公里3年建成通车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设决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京沪高速铁路最初的设想可以追溯至1991年6月,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2020年前在特别繁忙干线建成高速客运专线。1994年11月7日,铁道部专题会议讨论京沪高速预可行性研究的有关问题,确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领导小组”,并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京沪高速铁路预可研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5月3日,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铁道部以铁办〔1996〕31号文向国务院正式提出了“关于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情况的报告”。1999年10月8日,铁道部以铁劳卫〔1999〕128号文成立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为铁道部研究和组织高速铁路建设的机构,主要负责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2000年4月3日,“250 公里/小时等级高速列车产业化”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中车公司召开。2006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立项。2007年12月27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创立。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全线开工。2010年12月3日,“ 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枣庄至蚌埠先导段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2013年2月25日通过国家验收,2016年1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研究中国铁路史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雪永在《由京沪高铁再回顾看重大项目如何决策》一文中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围绕京沪高铁的论证均以时速250公里为前提。依照那时中国铁路发展水平,250公里时速已经是惊人的、充满想象的速度了。回到那个时代,即使最大胆的人也无法预计,实际建设的京沪高铁基础设施设计时速为380公里,运行时速为350公里。

京沪高铁官网显示,京沪高铁纵贯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全长1318公里,其中正线桥梁1060公里,隧道16公里,路基242公里,设24个车站, 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贯通东北、华北、华东的高铁大动脉。

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高铁第一股”。截至6月29日收盘,报5.29元,市值2600亿元。

6月22日,刘洪润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上市以来有)非常大的变化。第一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第二是为社会投资进入铁路树立了非常好的形象。第三是自身管理和经营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提升。无论是对铁路发展,还是对社会投资铁路,应该说都是一个飞跃。”

京沪高铁公司总会计师温伟明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刚上市就受到疫情的巨大影响,但在国铁集团支持下,公司充分发挥京沪高铁路网主骨架作用,及时调整运能运力,实现营收252.38亿元,体现出强劲的收入韧性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京沪高铁实现营收252.38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2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9亿元,同比下降70.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33.29亿元,同比下降72.0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02亿元,同比下降30.19%;基本每股收益0.0665元/股,同比下降75.3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36.28个百分点至30.22%。

高铁经济走廊带动沿线腾飞

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铁,不仅让“千里京沪一日还”成为了可能,更为沿途各省市带来了高铁经济走廊的辐射效应,共享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一批“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应运而生,重构了京沪沿线的“城市版图”。京沪高铁无疑已经成为了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曾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高铁对于城市新中心的拓展,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转变,高铁起了一个核心的关键作用,“高铁其实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拓展了长三角地区核心区之间的联系交流。”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林仲洪在研究中指出,京沪高铁重塑了京沪交通经济带、提高了沿线地区经济活动效率、改善了沿线地区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认为,京沪高铁的建设与运营对沿线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极为明显,高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林仲洪认为,在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时,各经济圈主要在其内部扩张,而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更为便捷,能够实现多个经济圈之间的联动发展。

“京沪高铁建成后,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沿途停留、更小的发车间隔高效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极大提升了区域可达性,有效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

林仲洪谈道,“环渤海”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加速形成融合互补的良性合作关系,大大强化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及其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

此外,沿线城市之间同步打造了“同城”高铁公交化通道,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资源分配和利用范围拓展到城市群范围,改变了人们活动空间和对城市边界的认识。林仲洪谈道,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出现了“1小时生活圈”、“2小时高质量服务圈”,尤其是对济南、徐州、德州等沿线的二、三线城市居民来说变化更为明显。

山东大学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振宇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京沪高铁对其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他指出,研究发现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发展同时具有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虹吸效应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极化发展,溢出效应则表现为沿线一线城市第二产业明显地向沿线其他城市的溢出。

胡小武表示,京沪高铁,叠加沪宁城际列车,以及多条沪宁高速公路,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紧密联系、高效率互动、要素全方位的双向流动,势必会提升苏南地区与上海在经济、文化、人员、商务上的交流和互动,“总体来说苏南地区是有承接一些上海发展效益外溢的能力。”

京沪高铁运能有望不断增加

十年来,京沪高铁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服务也在不断改进。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邵长虹表示,京沪高铁长期以来都在努力改进服务,保证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服务方式推陈出新。

邵长虹表示,在速度方面,整个京沪高铁所有列车的平均速度每年都是在提升的。特别是2017年9月复兴号列车先投入运营后,北京到上海最短的运行时间压缩到4小时18分钟。随着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所有列车的运行速度又将有新的提升。

在票价方面,2020年12月23日,京沪高铁实施了新定价方案,时速300~350公里高铁动车组列车票价提升,不再执行固定票价,区分季节、时段、席别、区段等,实行优质优价、有升有降。

按实际执行价格计算,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二等座的票价变动比例为-10%至+8.13%。京沪高铁董事会秘书赵非在2020年度业绩会上曾表示,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浮动票价机制。

邵长虹还谈道,在其他服务方面,相继推出了网上购票、手机购票、电子客票,推行空铁连乘、网上选座、特色候车等服务,上车以后有网上订餐、静音车厢等服务,新型智能化复兴号列车上又有一些新的功能。

“京沪高铁会持续加大投入、积极研发和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运输全过程安全。会持续的改进服务,不断优化站车功能,推出新的服务,让旅客更多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未来还会持续的优化运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和停站方案,开行更多点好、速度快的列车。”

邵长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京沪高铁作为南北大通道、大干线,沿途很多高铁接入了京沪高铁,起到了聚流作用。京沪高铁可以说是中国高铁行车密度最高、客流量最大、效益最好的。邵长虹还指出,未来随着科技进步,京沪高铁的运能是可以不断增加的。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京沪高铁开启高铁建设大发展时代
经济日报 2024-10-22
“班味儿”最浓的标签,可概括不了京沪高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14
京广高铁武广段下月起复兴号可常态化按350公里时速运行
澎湃新闻 2024-05-07
“最快高铁”投用后北京到上海高铁2.5小时?到不了,也很难全程运用
锦观新闻 2024-02-28
交通大动脉+1!贵南高铁贵荔段8月8日开通运营
央视新闻 2023-08-06
京沪高铁上半年净亏10亿元,客流需求开始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澎湃新闻 2022-08-30
京沪高铁独董:今年地方疫情对京沪高铁运营影响历年来最大
澎湃新闻 2022-05-13
京沪高铁二线,有了最新动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