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北方工业大学的志愿者李勇旭都会和同学们一起,赶到石景山社区青年汇的活动场地,为来自不同街道社区的孩子们辅导功课。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不仅来听课的孩子们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增强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更为孩子们的父母减轻了一些负担。
帮助了别人锻炼了自己
一到周末,北方工业大学的大一学生李勇旭就很忙碌。自从2020年10月开始,作为学生会志愿者部的一员,他每个周末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参加石景山团区委组织的帮扶困境家庭子女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活动开始前,我们会得到孩子们的一些基本信息,上几年级了,想在哪方面进行补课等等。”李勇旭说,他和同学们会根据孩子和家长提出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每次辅导至少保证两个小时。
周六或者周日的早上,往往很多同学还没有起床,李勇旭就开始为即将开始的辅导做准备。他在学校的自动化专业学习,理科是他的强项。李勇旭想通过精心的准备,把自己在数学方面学习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孩子们。
活动地点在石景山八角附近的一处社区青年汇,李勇旭记得,他辅导的第一位学生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姑娘。“这孩子古灵精怪的,特别可爱,就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一些。”李勇旭说,在给小姑娘讲题的时候他发现,虽然她已经上五年级了,可低年级就该掌握的乘法分配律等基础数学理论还没有搞清楚。李勇旭就耐心地给孩子从一些基础知识开始讲起,经过四五次辅导之后,感到她的解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勇旭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他感到,这些孩子其实很聪明,只是家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支持。不过,每次辅导的时候,他都能感受到来自家长们的恳切需求和对孩子真挚的爱。“我在给小姑娘补课的时候,他爸爸就站在窗户外面,我让他进屋来坐,他说怕干扰我们补课,就是不肯进来。”李勇旭回忆,那位小姑娘的父亲就那样一直在窗外站两个小时,这种父亲对女儿的爱和期望让他很受感动,也让他找到了这份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李勇旭表示,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不仅给那些困境家庭的孩子和家长提供了一些帮助,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帮助了别人,也锻炼了自己,我会一直参与这项活动的。”
不再为孩子的学习着急了
住在八角的晓晓今年上三年级了,从一年级开始,她每个周末就会到社区青年汇参加辅导。“有的数学题,我总是不会解答,大哥哥大姐姐们教了我一些方法,我就会做了,非常感谢他们。”晓晓高兴地说。
晓晓妈妈史女士表示,孩子的数学和英语是弱项,自己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经常给孩子辅导。而且她也坦言,现在孩子的一些数学作业题,她看着也有些发懵,有时候想给孩子讲,可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小学数学里的面积问题是个难点,孩子一直搞不明白,特别怕做计算面积的应用题。”史女士说,经过大学生老师们的辅导,晓晓终于会做这些题了,学习数学也不那么吃力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和孩子沟通起来更顺畅,效果确实不错。”史女士说,以前孩子不会做题,缠着家长给讲,她经常为这事着急上火。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也高兴,回来还会把解题思路和家长分享。“补课的地方就在我家楼下,非常方便。不用再为孩子的学习着急,真是给我们帮了大忙。”
让爱心相伴一同快乐成长
据了解,在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后,部分首钢职工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调整迁移到河北工作,他们每周末才能回一趟家。这些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由于缺乏父母日常的关爱、教育和约束,有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松懈等现象。为此,石景山团区委在2011年启动了“爱心相伴 快乐成长”——关爱首钢周末家庭未成年子女志愿服务项目。
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作为“我为青年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爱心相伴、快乐成长”志愿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已不局限于首钢职工家庭。
团区委通过组织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持续开展线下一对一困境青少年课业辅导。自今年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以来,该项目已覆盖困境青少年60余名。
此外,石景山团区委还组织困境青少年及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迎冬奥上冰雪等社会实践活动。响应团市委开展“助你跃龙门”教育公益项目通知精神,面向区内各街道困境初高三学子征集线上学习辅导意向,择优选取临近中高考的困境学生,帮助其链接并正确使用线上教育资源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为推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的服务社会,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北青社区报 王歧丰
编辑/谢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