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15人擅闯溶洞失联后续 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将组织志愿者进洞清扫垃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10 16:30

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的水西洞因15人被指“私闯”进洞并失联多日引发了网友热议。经过救援队搜索,15人被安全带出洞穴。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救援人员处获悉,15人在洞穴内的排泄物被埋在洞内沙子里,生活垃圾则被搜救队带出洞穴,但洞穴内仍留有很多此前进洞者留下的垃圾。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0日表示,哪怕在洞穴中留下一块饼干,都可能给洞内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专业探洞者会用专门的袋子将排泄物包装带出洞穴。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已就此次水西洞事件召开会议讨论,未来将通过官方渠道招募志愿者,与专业探洞者一起进洞清理洞内的垃圾。

本报此前报道,5日晚,15人进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未对公众开放的溶洞水西洞内,随后和外界失联,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多支救援力量进入洞中搜寻,8日凌晨,救援人员发现了进入洞内的游客,并将其平安带出洞穴。

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张远海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针对此次事件,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已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计划推出一份“探洞倡议书”,从而规范探洞者的行为。另一方面,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计划和当地政府合作,未来通过官方渠道招募志愿者,与专业的探洞人士一起进入水西洞清理洞内的垃圾。

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成员赵揭宇曾参与过水西洞的考察测量工作,他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水西洞规模很大,洞内有很多沉积景观,而且部分洞段景观非常密集、形态多样。但在考察时,赵揭宇也看到了不少垃圾,洞内有些地方水被垃圾污染,导致洞内部分沉积物染上了人工色素的颜色,使原有的颜色发生了改变。“看到这一幕,我非常心痛。”

张远海介绍,中国洞穴专业委员会在对会员进行专业探洞培训时,第一课不讲技术,而是将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我们要求,所有的垃圾都要带出洞穴,哪怕是排泄物,也要用探洞专业的袋子包好,带出洞穴处理。洞穴里虽然黑,但是仍然有一套独特、丰富的生态系统,外来物哪怕是一块饼干被留下,都会对这个系统产生破坏。”

据了解,此次搜寻水西洞内内失联者的过程中,搜救队员就在路上看到了不少生活垃圾。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取的一张搜救队员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洞内的垃圾包括衣物、水瓶、塑料袋等。

一名参与了此次搜寻的搜救队员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发现进入洞穴的15人后,搜救队员整理了15人的生活垃圾,一起带出了洞穴,但一些此前游客留下的垃圾未能一起带出。搜救队员表示,15人在洞内寻找了一处沙地,将日常便溺物埋进了沙子里,这部分排泄物搜救队员没能带出洞穴。

赵揭宇表示,要清除洞穴内的垃圾并不简单,“有的食物类的垃圾会腐败变质,清理时就需要解决细菌等问题。洞内垃圾需要用专业的、密封性好的垃圾袋清理,洞里的一些路也非常难走,这也是清理垃圾时的一个巨大障碍。”

张远海说,目前老挝等国家已就洞穴保护做出了专门的立法,但目前中国尚无专门针对洞穴保护的法律法规,“有专门的法律规范的话,对洞穴的保护效果一定会更好。”此外,相比游客短期给洞穴生产的垃圾,部分地区村民向溶洞内长期丢弃垃圾,以及部分地区的工业生产给溶洞造成的污染,其破坏力更强,更值得相关部门的注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供图 赵揭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溶洞里,地上满是被砸断的钟乳石碎块 专家:是时候立法保护溶洞钟乳石资源了
法治日报 2024-12-30
成都电气工程师和朋友解锁新物种:穴毒隐翅虫 填补中国洞穴生物多样性空白
成都商报 2024-10-22
知名探险家失联背后:为何热衷去九顿天窗潜水
南方都市报 2023-10-11
Qnews|驴友擅闯溶洞失联 溶洞冒险事故多地屡现 有人付出生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07
Qnews|驴友在贵州黔西一未开发溶洞探险失联 现场知情者:有3男4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07
少年溶洞探险失联 家属放弃救援
长江日报 2019-03-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