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京市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降低了疫情社区传播的风险,但也给一些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参与家园值守,根据群众“点单”需求提供线上服务,开展“线上问诊”,补充社区人手不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疫情期间,通运街道荔景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活动平台从线下移至线上,根据群众“点单”需求,进行线上引导。在“社区云驿站”微信群中,志愿者们录制养生保健小视频,并通过微信群进行分享,相互交流养生保健心得。还有志愿者推出了自己录制的关于“居民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居家隔离如何做好防护”“如何区分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等语音讲解版的健康知识,让社区老人更容易了解防疫知识。
面对疫情期间居民去医院就诊多有不便或存在接触风险的问题,社区医务系统的专业志愿者对居民提出的防疫保健问题在线解答。对于一些简单的健康问题,志愿者们会及时给予语音指导,小病症建议居民用家中储备的常用药对症治疗,必须到医院的病症,建议居民及时赴院就诊。原通州中医院中医科汪继先大夫就是通运街道荔景园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名专业志愿者,他说前几天在微信群里收到了居民王女士的求助,“说有点头闷、鼻塞,身体不舒服,感觉一个鼻孔出不来气,怀疑自己是新冠肺炎,有些紧张”。汪继先看到信息后立刻拨通了她的语音电话,开始了远程问诊,在电话确认未有接触史以及相关症状后,汪继先建议王女士用家中的白醋,用中医加热熏蒸的办法,治好了头闷鼻塞,也让王女士心里踏实了。
志愿服务还不止这些,通州长桥园社区自管会号召起一支四十多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全天候把守小区大门,对小区楼道进行灭菌消毒、上门对返京人员进行登记,逐户发放告知居民的一封信等,减轻了社区的工作压力。月亮河园区有部分外籍人士,为了做好他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居民纷纷主动报名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利用闲暇时间,将最新的政策译成英文,并用手写出来,放在月亮河主要出入口等重点位置,提示外籍人士。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