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雅辉为江汉方舱医院第1000名出院患者发放出院证明
武汉发布 2020-03-01 22:12

3月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管理运行的江汉方舱医院累计出院人数破千,达到1072人。当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以及协和医院负责人,来到江汉方舱医院,看望慰问第1000位出院患者。

中午11点40分许,第1000位出院患者张先生,自己提着行李,走出方舱医院。现场,焦雅辉向张先生发放出院证明,并祝愿他早日康复。协和医院负责人则向张先生送上口罩,提醒他在以后的隔离康复阶段,也要继续做好防护。

据介绍,张先生是江汉区居民,2月6日住进江汉方舱医院。他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关心帮助其他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食宿、治疗条件都挺好,感谢医护团队对我们的精心照顾。”他说。

截至目前,江汉方舱医院开放床位1564张。先后有20支外省援鄂医疗队、本市5家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护管理团队共同合作。它是武汉市目前开放床位最多、收治病人最多、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

据悉,随着治愈出院患者的不断增多,为及时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健康管理,国家卫健委提出了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的一系列要求,促进患者更好恢复健康。为缓解援鄂医疗队工作压力,国家卫健委还制定了医疗队的轮换休整方案,并已开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医疗队的轮换和休整。

江汉方舱出院患者破千人,25天来他们这样迎接考验

1日,由武汉协和医院管理运行的江汉方舱医院出院140人,累计出院患者破千人大关,达到1072人。另外,截止到2月29日晚24时,江汉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830名。目前为止,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累计收治和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

当日出院的这批患者,收到了院方为他们准备的礼包,包括出院证明、鲜花和口罩。第1000位出院的患者张先生来自江汉区,他说,2月6日刚入住方舱时,还是有些担心,怕病情会加重,随着这里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帮助下,病情逐渐缓解。为了感谢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他帮医护人员分发饭菜、提醒少数病友注意舱内的安全和卫生。

3月1日下午3时,记者联系上张先生时,他已被安排到江汉区一家酒店隔离,他说一个人一间房,条件不错,“非常感谢各个部门的悉心照顾”。

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介绍,到目前为止,江汉方舱医院开放床位1564张,先后有20支外省援鄂医疗队、本市5家医院与协和医院医护管理团队共同合作,现有工作人员共计1153名,累计收治人数和出院人数均居武汉各大方舱医院之首,为快速控制传染源起到了重要作用。患者入住方舱医院后得了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标准治疗,绝大多数轻症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达到康复出院标准,降低了患者从轻症向重症的转化。

方舱里有支“病友先锋队”,他带着党徽入院找到了组织

“党员同志啊,‘健康武汉’APP登不上去了,帮我看哈子吧。”“来了!”听到求助,戴着红袖章的病友、党员孔铭(化名)马上走了过去。孔铭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是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病友党支部一员。

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病友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上,党员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44岁的孔铭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党员。2月24日下午,在家隔离的他收到社区通知:核酸检测呈阳性,需立即转至方舱医院治疗。收拾行李时,忐忑不安的孔铭把一枚党徽装进背包。“我相信,铭记党员身份能给我力量。”

来到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孔铭的心渐渐平静。“这里的医务人员热情、专业、细致。”当天,他来到医生办公室说:“我是一名党员,有什么需要帮忙出力的,随时叫我。” 

第二天,孔铭接到江汉区组织部门的电话,核实其党员身份,得知这所方舱医院即将成立病友临时党支部,他兴奋地说:“终于找到组织了!”

在方舱医院临时党委的指导下,2月26日,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病友临时党支部成立了。大家立即商量如何才能发挥好党员作用,并第一时间成立了“江汉管家”志愿服务队,迅速投入志愿服务。

“饭来了,大家动起来!”中午,孔铭手机里的支部微信群弹出消息,大家分头行动起来,领回盒饭分发病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标识——“江汉管家”红袖章,打扫卫生、粘贴海报等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有困难,就找红袖章志愿者”,方舱病友都认这个理。

平时,孔铭如同沟通协调员。看到部分病人对检测结果抱有质疑,以致心情烦躁,孔铭就在病友间挨个推广手机程序“健康武汉”,耐心教大家注册、查询,显示送检流程和详细结果。看到确切的诊断,大家纷纷安心了。

即将出院的孔铭说,虽然病友党支部成员是流动的,但却是一个坚强无比、战斗力超强的集体,“支部成员身份永远不改,党员身份永远牢记,在支部战斗的几天值得一生珍视。”

援汉医疗队从不提要求,保障组想着法打听他们缺啥

1日下午3点半,援汉广东医疗队驻点酒店一楼,传来一阵浓郁的咖啡香。江岸区法院一名工作人员从自家带来咖啡机、咖啡豆,为医护人员制作特调咖啡。“我们发现爱心生活区的速溶咖啡消耗很快,医护人员为了提神常常喝咖啡。今天趁着工作间隙,特地赶来为他们现场制作一次。”2月25日,江岸区法院抽调专人组成保障组,负责援汉广东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组入驻医疗队驻点酒店,与医务工作者同吃同住,以便“医疗队有任何需要尽快满足”。

然而,保障组工作人员搬进来后却发现,“这支医疗队从不提什么需求”。

在该酒店的援汉广东医疗队共有148人,其中有90多名护士,女性成员较多。保障组入驻第一天,便在酒店餐厅旁开辟了“爱心生活区”,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从湖北特产到酸奶、凉茶,从女性生理用品到发卡、面巾纸,供医疗队随需随取。后来,保障组又将工作地点搬到了“爱心生活区”一角。

医疗组怕添麻烦,从不主动提要求,工作人员就主动跟他们聊天。询问中,了解到不少医护人员一个多月前支援武汉时就剪了头发,现在头发变长了,需要橡皮筋。采购时,保障组就会多买些橡皮筋放在“爱心生活区”。

现在,保障组每三天就会出门采购一次,保证“爱心生活区”的物品每天上新两到三次。只要看到物品有空缺,就及时补货。

“医护人员每天面对很多的病患,工作节奏很紧张,我们就主动些,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这样才能保持状态投入战斗。”保障组工作人员介绍,医疗队和保障组渐渐熟络起来,每天互动频繁,还有医护人员说,“有一种被宠爱的感觉”。

延伸阅读:帮助千名患者康复的25天

2月5日下午5时,经过不到三天的建设,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变成江汉方舱医院,交付武汉协和医院运行。

如何带领全市6家医院的同行和来自全国的20支救援队,顺利完成使命,最大力度救助病人,使整个方舱医院迅速进入平稳运作,是摆在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江汉方舱医院院长孙晖面前的最大考验。

当晚9时,第一个病人收进了方舱医院。按原计划,首批接收150名病人,然而至凌晨,方舱医院接到紧急任务,病人数要增加到800名!

孙晖一线指挥,医护同仁倾力配合,紧急调了40余名协和医院的医生护士参与方舱医院的转运接治工作,并尽可能简化分诊登记流程,避免病人扎堆。经过近10个小时的忙碌,病人总算收进来了。

第一关过了,可是方舱医院的硬件如何改善,病人如何有序安置,医护和物资如何协调到位,都是短时间内必须解决的难题。

孙晖迅速组建好了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拿出整体框架和流程,形成制度,经过与各医疗队和本地医院的快速磨合和通力协作,这些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方舱医院还组建了临时党委,辖4个党支部,为方舱医院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来自协和医院的70多个医护人员中,50多个是党员,大家冲锋在前,发挥了模范作用。运行至第10天,收治人数达到1529名。

方舱医院对患者的管理也越来越精细。比如,在药品配送上,将方舱医院的信息系统连入武汉协和医院的信息系统,落实药师网络审核制度;舱内安装了CT检查设备,提高了患者预约检测速度;方舱内建立了患者临时党支部,在厕所管理、垃圾清扫、饮食发放等方面,减轻了医护等工作人员负担;为丰富舱内患者生活、舒缓情绪,方舱医院还开设了广播电台,每天定点三个时段为患者播放新闻资讯、健康科普、音乐等内容。

孙晖说,投入运行以来,方舱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加快病床周转,医疗、后勤、安保、物资、技术保障等各工作组把医疗资源调配效率发挥到极致,保证“应收尽收”,做到“床等人”,全力缓解舱外候床患者压力。

(长江日报-长江网 记者 胡雪璇 宋磊 陈俞 王震;通讯员 涂晓晨 刘坤维 马鑫 员栾思)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湖北援沪医疗队主力奋战59天昨日凯旋 从心底向这支战疫“铁军”道声谢谢
解放日报 2022-06-01
江汉方舱医院拆除 全面承接展会活动
长江日报 2020-08-15
视窗|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关舱拆除
新华社 2020-08-13
一家方舱医院的创建史
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 2020-03-11
Qnews|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医护人员中有人在驻地休整有人转战别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3-10
聚焦 | 武汉累计收治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新华社 2020-03-09
武汉累计收治人数最多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新华视点微博 2020-03-09
武汉11家方舱医院休舱 大批患者康复出院
央视网 2020-03-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