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作为东风-5B核导弹方队中的一员,一级军士长蒋胜勇稳稳地操控着战车的方向盘,隆隆驶过天安门,在万众瞩目之中尽展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待战状态。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东风-5B核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大块头”“巨无霸”……虽然东风-5B核导弹已经多次在阅兵中亮相,但人们依旧对这个导弹巨阵青睐有加。
每次端坐在战车内,带领部队光荣受阅的方队长刘子健,都会心潮澎湃。半个多世纪前,在白山黑水之间,一声令下数百名战略导弹科研骨干迅速集结,用麻绳做电缆、用木头刻模型,官兵们边劳动边学习训练,孕育出“忠诚、责任、精武、荣誉”为核心的部队精神。
多年来,他们历经数次换型换防。如今,这支老牌战略导弹部队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王牌”“底牌”劲旅。
1984年的国庆35周年阅兵,中国第一代战略核导弹在天安门前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也就是从那时起,东方大国挺起了“铁脊梁”。
如今,伴随着新中国的飞速发展,大国长剑也不断升级换代,这支战略导弹部队实战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入伍已经30年、明年就要退休的一级军士长陈喜文,驾驶着相伴多年的战车,行进在这个方队的最前列。这名导弹兵王已经驾驶特装车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战位是这支部队战斗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也见证了部队打仗和准备打仗的常态。
从练兵场到阅兵场,方队政委史云辉深有感触,无论何时何地,只有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备战状态,全部心思瞄准打仗、全部精力聚焦胜战,才能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接受检阅的二级军士长唐俊记得,那一年他们千里机动、远赴高原,在陌生地域、恶劣环境条件下,第一次丢掉专家技术保障的“拐杖”,独立执行发射任务。随着一声“点火”号令,导弹腾空而起,精准命中目标,战略导弹打出了战术导弹的精度。
22年的军旅生涯里,唐俊作为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先后跟随部队执行数十次实弹发射、红蓝对抗、跨区驻训等大项任务,累计安全驾驶某型特种导弹运输车超过50万公里。
受阅官兵、下士闻力忘不了,那一次他们为了长时间保持部队战斗力,开展超长时间密闭生存训练,“吃喝拉撒睡,水风氧汽电,每个环节都是一场战斗,我们就是为了探索极限条件下,部队长时间隐蔽待机作战能力”。
所有这些,都是这支战略导弹部队的缩影。为了提升战斗力,他们先后探索创新的专业技术晋升和岗位资格认证做法,双双列入战略导弹部队“十大训法”,并得到推广应用。
十里长街,巨型导弹战车滚滚向前。而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大国长剑巍然矗立。
张选杰、李兵峰、黎平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