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昨日演示52套群众游行方阵服装、2套民兵方阵服装、4套志愿者服装和12套制式服装 |
从阅兵式民兵方阵的“金凤云中翱”女裙装,到群众游行“国旗”方阵的“汉白玉白”男西服……10月1日上午,走过天安门广场的36个群众游行方阵共有306套款式不同的服装,加上阅兵式民兵方阵、志愿者及合唱团的服装服饰,全部出自北京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北服”)师生设计团队之手。这些服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展示了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更强大的一面。
10月1日下午,北京服装学院现场演示了最具特色的52套群众游行方阵服装、2套民兵方阵服装、4套志愿者服装和12套制式服装,并现场启动了同款服装的首发,活动所酬得的款项将悉数捐赠给团市委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突出“扬国威、宣文化”理念
36个群众游行方阵,306套服装。从去年底接到任务开始,北服的设计团队围绕“扬国威、宣文化”的设计理念,遵循体现“自由、生动、欢愉、活泼”精神的方针,先后创作了万余个设计方案,共拿出5000多张效果图,再经过不断筛选、打磨和推敲,最终55个系列306款设计方案于8月成型。
这次群众游行每个方阵的服装并不统一,仅“中华文化”方阵就需要三四十套款式不同的服装。据本次群众游行服装总策划、总设计,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邹游教授介绍,今年的游行强调叙事式表达,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部分方阵的服装带有特定的时代印记。在这些服装的设计上,结合当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艺术加工,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通过服饰既要烘托出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又要展现国人审美观念的进步和越来越自信的精神风貌。
女民兵服装灵感来自凤凰
阅兵和群众游行服装既要与各方阵主题呼应,又要与整个庆祝活动的氛围和环境相协调,在功能上也要适应表演动作。以亮眼的女民兵服装为例,这套名为“金凤云中翱”的服装,色彩整体为“国旗红”,靴子、腰带、手套等配饰均为白色,并用金色的扣子加以点缀,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服装整体款型为连身立领双排扣,既体现了中国元素也有军装的威严感,裙摆元素还保留了女性的线条美感,又能充分展现民兵的飒爽英姿。连体修身款会优化线条,也解决了方阵成员气质与身形差异的问题。帽型设计还做了修饰面部轮廓的改良。
再如,群众游行“国旗”方阵中的白色男款西服,选用与华表相呼应的汉白玉白,衣服上纹样的亮度与衣服底色又有明显区分,方阵色块则与长安街地砖色相协调,充分考虑了不同天气下自然光线与周围建筑等环境的背景色调变化,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希望田野”方阵侧重反映改革开放时期农民的精神风貌,男士服装以立领对襟衫和长裤为基础,女士服装则搭配碎花上衣与长裤,经典传统纹样“谷纹”象征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三维无接触设备助量体
服装有了好的设计方案,还要适合穿着的人。北服的服装技术支持组的任务就是“与设计对接,与群众相连”。在设计工作结束后,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郭瑞良老师等16人就投入到了与指挥部和服装企业对接的工作中。7月中旬起,测量小组开始进行一对一的量体工作,对合体度要求高的服装群体使用了三维无接触测量设备进行精准测量。同时,测量小组利用计算机程序对人体数据进行筛选、把控,确保无误;检验小组对服装质量进行把关,同步检验成衣生产工作;分发小组整理服装,进行统一分发。数据的修正、更改、统计等都要做到细而准,既要照顾到特殊体型,又要符合企业标准号的生产。多个方阵的5678套服装、鞋子以及2000条腰带全部放到北京服装学院集中分发,密切的协作使得团队成员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雷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