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七夕,第28届成都车展选在这一天开幕。
是的,成都车展本就是这般浪漫多情。
只不过,今年的成都车展,多少受了些“情伤“。在展会开幕前夕,人们讨论更多的话题不是哪些品牌会来,而是哪些品牌不会来。最终统计出缺席的品牌在20家左右,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更是“重灾区”。而许多参展的品牌也选择低调行事,压缩了发布会的规模,降低了传播的声量。
难道,真如先贤所言,多情却被无情恼?
道是无情却有情
其实,就算有20家车企缺席,出席本届车展的仍有120家车企。按照主办方提供的数据,展会现场共展出整车超1600辆, 60场新车发布会共揭幕首发车型70款,立足成渝、辐射西南、影响全国车市的成都车展,依然是难以撼动的国内三大车展之一。
有的车企不但带来了展车,还带来了产业。成都车展前夜,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和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在成都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三方将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立足成都生产基地,新公司将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依托中国本土研发与成熟供应链体系,开启捷达品牌力度最大的一轮新能源转型。按规划,捷达品牌到2028年将推出四款新能源车型,主攻入门级市场。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些缺席的车企,其实更多是囿于自身原因:忙于调整者有之、前途未卜者亦有之、自感落寞无心参展者更有之。而转型发展、生死存亡这样沉重的话题,对一直以市场导向、强调“卖车”的成都车展来说,本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可以说,即便是缺席了成都车展,也不能解决这些车企面临的问题。
相反,在成都车展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业内盛事中,一个品牌倘若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卖点,反倒能收获类似“试炼场“的效果。要知道,今年前7个月,成都一地的新车上牌量就达到36.1万辆,高居全国第一,无论京津沪渝还是北上广深,都被甩在后面。
市场是无情的,但消费者是多情的
竞争虽然激烈,但市场的面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冷漠。
成都车展开幕当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今年1-7月的全球汽车销量增长6%,而中国汽车销量1824万辆,增长高达12%。
于是人们看到,本届车展奔驰的新车发布会就带有清晰的区域特色,这也是对成渝市场的致敬。今年上半年,奔驰在成渝市场表现出彩:S级轿车与GLS SUV双双摘得细分市场销量桂冠,在“百万豪车”的赛道,奔驰仍是成渝客户的首选品牌。如一位奔驰的老相识所说:在成都,微辣的火锅依然很辣。
从成渝延展到全国,奔驰的豪华车市场的表现同样够辣——S级车保持着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奔驰品牌也是100万、150万以上豪华汽车市场的客户首选。
沃尔沃更是把首款SMA架构新能源车型、豪华超混SUV XC70的预售发布会放在了成都举办。“虚晃一枪”之后,29.99万元的预售价格赢得了发布会上的满堂彩,更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心:预售启动85分钟,XC70的订单数已超过5000份。
可见,消费者对一台好车的需求不是消退了,而是更热烈了。
竞争是无情的,但汽车人是多情的
把“冰箱彩电沙发“做成卖点,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但企图只靠”冰箱彩电沙发“卖车,是对消费者的侮辱。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惹毛了消费者的后果会很严重。
所以,越来越多的车企在竭力提升产品功能配置的同时,也在努力拓展属于自己的独特卖点。
比亚迪再次以“包馆”的形式参加大型车展。但包馆不是为了显得自己阔绰,而是要把展台打造成比亚迪一系列技术成果的秀场。得益于包馆的便利,比亚迪可以在馆内为观众带来兆瓦闪充和车载无人机的演示,甚至还可以为体验天神之眼的驾驶辅助功能而布置了一个迷你停车场——若不是场地条件所限,比亚迪也许会把大角度爬坡和深度涉水的演示也搬进场馆内。
比亚迪把技术搬进车展,福特却带着人们的思绪从场馆飞向野外。在福特诠释下,越野的“野”字有四样写法。“休闲野”、“探索野”、“硬核野”、“赛级野”,任凭消费者喜欢哪一种,福特都有对应的“野行”系列产品来满足。
福特不是在做孔乙己式的无聊卖弄,而是真诚地与消费者交流,希望将品牌积淀了几十年的越野理念掰开揉碎,落实在场景中、注入到产品上。在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面前,这家百年大厂竟也谦逊得有如诗人笔下的新媳妇:“画眉深浅入时无?”
写在最后
市场竞争从来都是无情的,但成都车展的热情也不会被辜负,消费者的热情更不应被辜负。能来,说明这些车企仍然能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卖车的方法,或者是看到改变的希望;没来,说明这些车企尚无法拿出更好的办法来重新打开市场——当然,有的车企是时机未到,有的车企已经没了机会。
文/杨铮
编辑/杨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