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我们就得随时挺身而出。”8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永丰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蒋寒阳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距离2025年7月下旬的那场洪灾已过去整整一个月,蒋寒阳和多名队友攻坚克难前往怀柔救援被困群众的故事,仍被许多人所铭记。
10年参与2000多起救援 他从一名军人转制成为消防员
31岁的蒋寒阳是云南腾冲人,在2015年时入伍成为北京的一名武警战士,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至今已有10年。虽然之后经历到武警学院深造一段时间,2021年他还是回到熟悉的队伍,成为一名消防指挥员。
“入伍从事消防救援工作最初是一个偶然,随着出警次数的增加,一次次的灭火和救援,我逐渐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他人危难的时刻,自己能提供帮助。”蒋寒阳说,消防救援工作会存在难以预测的危险,但是长期在一线工作之后他认为,严格的个人防护、严密的日常训练以及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大家能把工作的风险降到最低。“以前的老队长带领我们训练的时候,一直坚持严格要求,从基本的防护到处置程序,以及训练后的讲评总结、出警后的战评总结,全都一丝不苟。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蒋寒阳认为,消防救援是一个团队性和经验性都很强的工作,离不开技能、技巧和体能,更离不开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一起努力。
训练、备勤、出警……这是一名消防员的常态。小到抓猫救狗、开门取钥匙,大到扑救火灾、抗洪抢险,10年来,蒋寒阳已经参与过2000多起各式各样的灭火救援行动,他也从队员成长为指挥员。2018年12月,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进入“失联”村庄查看情况 一天行走3万多步
2025年注定是蒋寒阳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7月10日,他和爱人携手进入婚姻殿堂。7月26日晚,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当晚,刚刚结束婚假、仍在蜜月期的蒋寒阳返回工作岗位,当天夜里就和支队的70名队友一起前往降雨量较大的怀柔进行支援。
7月27日早上6时许,蒋寒阳和现场带队指挥员郭世剑以及另外11名队友一起,前往怀柔区琉璃庙镇延琉路沿线村庄寻找失联群众。
“山洪冲毁道路,导致山村出现断路断电断网情况,我们的任务是联系‘失联’村落,询问人员、物资等情况。”蒋寒阳说,大地村地势较高,受灾不严重,“救援人员将大地村作为大本营,徒步进山搜索。”
从大地村出来后,克服泥石流、塌方路段的各种危险,踩着泥沙和碎石,淋着时断时续的雨水,蒋寒阳和12名队友先后抵达黄土梁村、鱼水洞村、草场村等地。
“在搜索过程中遇到了当地的乡镇干部,我们得知鱼水洞村有人需要转移,而且村部分地段发生了泥石流,很难通行。”蒋寒阳说,在消防救援人员和当地村镇干部的努力下,鱼水洞村的30多名被困者当天被转移至两公里外的黄土梁村。在转移过程中,他帮忙抱起了一名只有4个月大的男婴。
草场村的数十名被困者,也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被临时安置到黄土梁村,等待28日一早继续向外转移。一天忙碌下来,蒋寒阳记录步数的手环显示,他和队友都走了3万多步。
把婴儿“绑”在胸前 安全通过悬崖峭壁
被很多媒体报道的峭壁之上包裹着男婴进行第二次转移,发生于7月28日上午。
“有游客急着返回,也有人需要上班,那名4个月大的男婴即将‘断粮’——正好处于断奶期,但是已经没有奶粉了。”蒋寒阳回忆,28日早上6时许,他和队友一起护送这些需要转移的群众,“有一处路段,崖壁旁的道路被冲毁,只能沿着崖壁通行。”
由于该路段异常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伤亡情况,大家先在附近一棵大树绑上绳子,岩壁上的人借助绳子的保护,依次缓慢通过。
成年人通过崖壁相对容易,4个月大的婴儿则需要额外保护。为保证安全,蒋寒阳从孩子妈妈怀里接过婴儿后,先将救生衣垫在最下面防硌,接着铺上一个叠成长条的床单,最后再用婴儿的小被子包裹好。在队友的协助下,蒋寒阳将孩子绑在自己胸前。他一手抓着绳索,一手搂着孩子,一分钟就顺利通过了这段大约20米长的绝壁。
“当时还有另外4名比较大的儿童,我们把他们背在背上,孩子能搂着消防员的脖子,走起来比较容易。”蒋寒阳说,在转移过程中,消防人员随时提供保护,确保婴儿没有被树枝或石头磕碰。“孩子比较乖,也没有哭闹。”
危难时刻最有担当 游客赠送锦旗致谢海淀消防
蒋寒阳说,消防工作就意味着要救民于危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而当天与自己一起转移群众的另外12名队员同样都是党员。
“救援中需要信任队友并相互配合,我们有人固定绳索,有人护送被困者,大家分工协作。其实当时并不是只有我能抱,相信将孩子交给任何一名队友,都会同样保护好这名婴儿的。”蒋寒阳说,转移工作持续到8月1日,他和12名队友一起共转移出126名被困者。
“消防员在危难时刻是最有担当的人,我们一定要当面致谢。”8月27日,河北唐山的杨女士在电话中告诉北青报记者,一个月前,她和亲友共8人驾车出游,在怀柔琉璃庙草场村附近遭遇暴雨被困,其间有当地的教师张书君和多名村民提供帮助,更感受到了消防员在关键时刻的作用。“我们和带队的指挥员郭世剑交流,希望早点下山并转移到安全地带,他答应了。”
杨女士说,7月28日早上,当时道路水毁严重,有多个地方无法正常通行,在危险路段,消防员不但护送成年人,蒋寒阳等人还会背起她的外孙。“蒋寒阳帮助转移那名婴儿的时候,将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我们看到后都很感动。”
8月上旬,杨女士带着女儿等人前往北京怀柔以及海淀,向给予帮助的村民、消防救援人员赠送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在消防队伍里,他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干部,因为在入伍之前,他已经考上了大学。”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苏卿臣说起对蒋寒阳的印象时表示,“蒋寒阳在业务能力方面是一个标杆。在参与总队指挥员岗位个人全能大比武中,连续两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苏卿臣说,蒋寒阳不仅自己做得好,也协助支队培养业务能手,是支队的教练团队教官,教授单兵综合技能、水域救援技术等。
“在2023年和2025年的北京抗洪抢险工作中以及重要的事故救援中,他都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而且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苏卿臣说,由于业务能力突出,蒋寒阳正被委派在北京一所中学担任军训教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汪浩舟
校对/葛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