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透露,自最高检、市院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石景山区检察院受理各类“检护民生”案件1207件,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协同犯罪,追赃挽损数额达652万余元。
扫码点餐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石景山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
在新闻通报会上,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一起此前被消费者广为诟病的案例。
2022年以来,多名消费者通过12345热线反映辖区部分餐饮商家只提供扫码点餐、不提供人工点餐的问题,相关部门虽及时处置,但解决的只是消费者有权选择点餐服务方式,并没有解决扫码点餐中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该问题普遍存在侵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石景山区检察院对辖区169个餐饮商家走访调查发现,25个餐饮商家存在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时,设置消费者不关注微信公众号或不同意授权隐私条款就无法扫码点餐的问题。2024年1月8日,石景山区检察院依法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随后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听证员一致认为,消费者选择扫码点餐服务并不代表其同意将部分个人信息权益让渡商家,案涉餐饮商家的行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和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的规定,应当加强监管。
2024年1月30日,石景山区检察院向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市监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其对餐饮商家在扫码点餐程序中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依法加强监管。区市监局迅速开展现场排查并对25个问题商家集体约谈,大部分商家及时完成扫码点餐小程序整改,剩余商家已将整改需求上报连锁经营总部,后续将积极推进整改。
专项行动以来追赃挽损652万余元 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围绕民生热点,聚焦劳动者、消费者、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权益保护,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刑事检察方面,石景山检察院共受理审查案件134件,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审查起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利用贩卖保健品推销股票投资的诈骗案件,通过证据开示、释法说理工作,被告人从拒不认罪到认罪认罚,共计帮近20名老人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办理涉医保诈骗犯罪案件5件,加强与公安机关、区医保局协作配合,持续推进收药端医保欺诈数据识别平台的研发及运行工作,已导入目前本市多区涉药微信群成员名单,形成了收药人员的黑名单数据库;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以“零容忍”态度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针对某洗浴中心涉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多发问题,公开宣告送达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延伸溯源治理。
专项行动以来,石景山检察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协同犯罪,重点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件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专项行动以来追赃挽损数额共计652万余元;办理石景山区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法院采纳了石景山区检察院提出的全部刑事指控及确定刑量性建议,同时责令被告人删除非法持有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受理民事检察案件942件 依法帮助农民工讨薪753万余元
民事检察方面,石景山检察院共受理审查案件942件,受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304件,均达成诉前和解,帮助农民工讨薪753万余元;就医保基金先行支付后追偿缺位等问题开展类案监督,与公益诉讼部门共同研判对医保基金的“追偿”及“挽损”,助推司法机关与医保机构等行政机关建立医保基金追偿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协作机制,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行政检察方面,石景山检察院共受理审查案件57件,依托“一体履职+协同履职”工作机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公益诉讼检察方面,共受理审查案件74件。针对超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的商户使用不规范照明设施问题,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磋商,督促相关部门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针对医疗机构内自动售卖机销售“首儿肤乐霜”化妆品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解问题,与区卫健委、区妇幼保健院、化妆品企业、自动售卖机企业共同召开座谈会,督促整改进一步优化改善诊疗环境。
石景山检察院针对辖区12家医疗机构在挂号、交费或取药等就医环节,未张贴“老年人优先标识”、老年人就医优先年龄范围不统一等问题,综合运用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公开听证和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规范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先制度。针对公共停车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设置规范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增设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并规范相关标志标识,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便利。
另外,石景山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监督线索1414条,成案1405条,大数据监督发现线索占比75.78%,大数据监督案件占比47.52%,切实提高法律监督效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王朝
校对/葛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