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第一大省的县域经济进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3 07:12

“我之前在广州工作,大概半年前回到惠州博罗创业。”近日,在“广东第一县”博罗,百万粉丝博主小林和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聊起了他回到县城创业的经过,“我们主要是做三农领域的内容,用比较有创意的方式介绍惠州、博罗的乡村特产、民俗风光。反响还挺不错的,半年来公司全网粉丝数量已经超过200万。”

近年来,在消费整体下沉、部分人口回流县城等现象的牵引下,“县域经济”的关注度正持续提高。

而作为经济第一大省,随着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在2022年末被提出,大批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开始集中涌入县城,这个连接城与乡的“过渡地带”成为广东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撬动下一轮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

“百千万工程”落地一年有余,广东县域经济版图出现了哪些变化?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调研发现,产业转移、工业转型、农文旅融合成为广东许多县城正发力探索的经济“突围”方向。

2024年上半年,广东全省57个县(市)实现GDP共7756.57亿元,其中32个县(市)增速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十强县中,有4县(市)GDP增速超4%。

对广东而言,县域经济的结构转型之问,还在继续寻找答案。

百亿县扎堆,千亿县缺位

提起广东,多数目光会集中在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但在头部城市之外,广东全省还有57个县(市),县域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比为71.7%,吸纳全省约28%的常住人口,但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2.4%。

更具体来看,广东县域整体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经济结构,其中GDP在800亿元以上、500亿元—8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以及100亿元以下的县(市)分别有1个、10个、18个、23个和5个,县域经济体量扎堆百亿区间,而千亿县仍然空缺。

千亿县的缺位也与广东多地撤县设区,且东莞、中山两市未设县级行政区划有关。目前,虽然广东全省千亿县仍然空缺,但千亿镇已增至2个,分别为佛山的狮山镇(1370亿元)和北滘镇(突破千亿元)。2023年,东莞长安镇(965.2亿元)GDP也已逼近千亿大关,东莞虎门镇(738.8亿元)、中山小榄镇(524.56亿元)等工业强镇也迈入五百亿区间。

再聚焦到县城,惠州博罗目前仍是广东唯一一个GDP迈过800亿元门槛的县城。作为“广东第一县”,2023年博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8.89亿元,在广东全省57个县(不含市辖区)中排名第一。在这背后,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2023年博罗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1.2∶55.6∶33.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66.46亿元,同比增长7.9%。

博罗之后,茂名高州、惠州惠东、肇庆四会3座县(市)也相继挤进700亿元区间,2023年三地GDP分别达到764.15亿元、762.13亿元、759.15亿元。

其后,在500亿元—700亿元之间,则汇集有普宁市(670.76亿元)、化州市(663.96亿元)、信宜市(566.29亿元)、廉江市(555.76亿元)、台山市(547.40亿元)、鹤山市(502.87亿元)、开平市(500.36亿元)等7座县级市,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及沿海经济带的不同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从区域经济结构看,在500亿元—800亿元区间集聚的10座县(市)中,高州、惠东、普宁、化州、信宜、廉江6座县(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均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

以茂名高州为例,2023年高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2.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1.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0.6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5.1∶26.4∶48.5。同样在茂名,化州、信宜两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甚至超过50%。

随着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万国数据中心、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等大数据及关联产业加速落地,位于珠三角核心区的惠东县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也调整为11.5∶35.4∶53.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7.44亿元、269.69亿元、405.00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6.3%、42.7%、40.9%。

而除上述11座GDP突破500亿元的县(市)外,广东还有41个县(市)经济体量集中在100亿元—500亿元区间,5个县(市)2023年GDP未破百亿元。

整体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经济发展“提质升级”的关键问题之一。一面是城市竞争力强但资源要素已逼近临界点的珠三角核心区,另一面是“地广人稀”但产业基础相对较弱的粤东西北,广东何以解题?

“百千万工程”成为关键路径。2022年末,《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从数据上看,2024年上半年,广东全省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43亿元、首批15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开工改造县城老旧小区209个,拉动同期全省57个县(市)实现GDP共7756.57亿元,其中32个县(市)增速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3.8%)。进入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十强县中4县(市)GDP增速也超过4%。

“转移+转型”,加速产业突围

作为广东头号工程,在“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下,一系列政策利好已加速向县域释放。县城作为一个个“微观”单位又应如何借力新政策、完成转型?

从记者实地调研情况看,持续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推动传统加工业转型,以及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等三种路径,正成为当下广东许多县城发力探索的经济“突围”方向。

以清远佛冈县为例,2023年佛冈全县GDP为171.57亿元,经济体量目前仍位于全省县域中下游,但依托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打造的广佛(佛冈)产业园,有望为这座百亿县城带来超500亿元产值。

“园区首期规划11.5平方公里,目前签约引入的企业项目已经超过140个,预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达产后园区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在广佛(佛冈)产业园内,广佛(佛冈)产业园经济发展局分管负责人谢远航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目前已有40多个项目正式投产,还有100多个正在筹建中,预计将在3—5年内陆续达产。”

谢远航表示,广佛(佛冈)产业园重点引入生物医药、美妆日化、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类行业企业,“大部分项目还是来自珠三角的产业溢出,企业把总部或销售中心放在广州,把生产基地搬到佛冈,也有少部分长三角企业为了寻求上下游合作主动与我们接洽签约入驻园区。”

据悉,清远是广东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之一,在2022年—2026年入驻广佛(佛冈)产业园、总投资超2000万元的企业,还可以拿到投资额的12%、封顶30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奖补,叠加比珠三角低20%—40%的用地、用水、用电等综合成本优势,这座百亿县城招商引资的招牌正日益闪亮。

从全省来看,2023年,广东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75个、总投资3300亿元,其中肇庆、清远承接产业项目位于主平台前列。2024年上半年,广东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继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43亿元,承接国内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579个、总投资约2056亿元。

而对2023年GDP体量达到445.05亿元、排名全省县域中上游的汕尾市海丰县来说,相比于“从0到1”的产业开荒,如何推动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从1到100”的转型迭代似乎更为关键。

在海丰县可塘镇,彩色珠宝加工业就牵系着这座沿海小镇的经济命脉。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可塘全镇每年彩色宝石加工总量达5万多吨、产值超50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其中水晶类产品占全球加工总量70%以上。

但受制于传统“两头在外”模式,叠加近年消费需求下行的影响,仅仅依靠传统的珠宝加工制造已不能为可塘镇珠宝产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为此,可塘镇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可塘正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品牌规划、直播带货”等环节,力图推动珠宝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

其中,电商是一个可以借力的渠道。据悉,可塘镇已与海丰县人民政府、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D馆设立海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依托“产业带+直播带货”,促进珠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可塘全镇已培育电商1500多家,日均交易量2万多件、500多万元,QIC体量国内(同类别基地)前五。据行业不完全估算,2024年1—9月电商交易额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8.9%。

支柱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区域经济表现。1—9月,可塘全镇工业总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1%,规下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18.3%。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增12个,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17.9亿元。前三季度,可塘镇珠宝行业组织税收3336.47万元,同比增长170.08%。

在位于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河源市东源县,以仙糖镇南园古村、糖巢创客社区等一众文旅项目为载体,挖掘农文旅融合发展潜力,这是这座百亿县城转型的发力方向。

以糖巢创客社区为例,这座乡村文化创意园区自投建以来已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提供产业帮扶资金和低息贷款等措施,吸引16个创新项目入驻,每年可带动3000万元旅游消费收入。

“我们要通过构建创客社区、研究院、讲习所、创客产业孵化园、创业基金‘五位一体’的创客培养闭环,实现人才、产业、资金、运营的深度融合,打造‘百千万工程’新型发展引擎与运营平台。”河源“百千万工程”研究院院长、东源新时代和美乡村研究院院长林荣斌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人才、技术、资金……随着越来越多发展要素在政策引导下向县、镇、村涌入,广东各地不同体量的县城也正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通过不断地尝试,对广东县域经济结构转型之问,给出自己的回答。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