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演出来的“精致自律”如何成为流量密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7 11:17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近年来,互联网掀起了一股“精致的自律”潮,随后又有打假博主揭露,部分所谓的自律视频实则是经过精心剪辑与拼凑的“表演式自律”,早起其实在下午拍摄、所谓的学习只不过圈画了一些非重点内容、自律离不开一些“好用小物”。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自律博主的背后往往有专业的公司团队运营,目的就是推广短视频中带来“精致感”的相关商品。

自律博主走红 多个视频漏洞百出

“四点起床能干多少事情?”“月入5万早起自律日常”……很多人都刷到过自律博主,在短视频平台“自律”的标签下,大量自律视频播放量过万,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1731812835891678_s.jpg

类似的视频已经成为流量密码,短视频平台上,“自律”话题已获得了数千万用户参与,超2300亿次播放;微博平台上,一个以“自律”为目的的圈子里已经有超过200万年轻人加入。许多自律博主的粉丝高达百万,类似加上“自律”标签的视频点赞数都在500以上,评论也在数百条,其中,头部自律博主,点赞数甚至高达4万左右。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不少自律博主的粉丝数量高达百万,粉丝年龄大多分布在18-23岁之间,为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Z世代女性,互动活跃。

然而仔细观看“自律视频”可以发现,“精致”的包装下,自律博主的视频漏洞百出:越卷越早的起床时间,实际上是调了手机内部的时间系统;多个机位录制同一活动,甚至出现了无人机拍摄,摆拍痕迹严重;表面上在认真学习,但放慢观察却只是重复性的抄写工作……

有UP主专门做了一系列视频,对这些自律博主进行“打假”。“这个视频你仔细想一下,早上5点多起来,到10点多去公司,这5个小时她做了什么?骑了个自行车、吃了个早饭。所以如果你直接起来骑自行车去公司吃早饭,可以省4个小时”。

同时,不少打假博主还表示,这些视频多数均为他人拍摄,而非自己日常拍摄,因此疑似为团队运作的结果,背后有其他目的。网友表示,自己看完这些打假的视频后,焦虑感减轻了不少。他们对“精致”“自律”等标签祛魅了,不再一味追求“早起”“每天早上喝咖啡、学英语”等等标签化的生活。

被商业化的“自律”

为何自律赛道吸引了这么多的博主加入?带货才是“自律”的动机。这些博主无意间会露出许多“精致好物”,小到面膜、厨具,大到冰箱、家居等,而他们的个人店铺中则同步售卖上述商品。

1731812883241247_s.jpg

如博主“奶茶还不困”的一条暴雨天宅家的视频中,便4次出现了净饮机的特写镜头,让净饮机融入日常饮食的镜头中,透露出自己“健康高端”的生活方式。

北青报记者发现,部分头部自律博主销售额可达百万。第三方网站(考古加)数据显示,有自律博主近30日总销售额超100万。博主在部分生活vlog中植入了护肤品广告进行推广,但其主要带货方式是直播。

此外,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许多自律博主背后都有专门的MCN公司进行运营。许多自律博主背后,都由同一家MCN公司进行运营,她们的视频风格与内容大致相同,以“家有n套房”“xx平大平层”为主要标签,视频内容多以展示豪华住宅和精致生活场景为特点,与这家MCN公司专注于女性时尚与生活方式的风格相匹配。由此可见,成熟的商业模式与公司团队支持着“独立自主”的独居自律博主的内容运作。

专家:平台需要对假自律视频进行管理和引导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马宁指出,无论是“表演式自律”抑或是“自律打假”,这种互联网行为属于真人秀的行为范畴内。而这种流量导向的真人秀,通过新奇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形成了注意力经济。针对自媒体博主博取注意力的行为,2024年中央网信办开展了“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然而对于“自律视频”的管理,不仅需要“他律”,还需要“自律”。

于创作者而言,有专家认为真实性是创作的基石与底线。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可以将商业元素融入到内容创作中。而社会学者储殷则认为,需要对“表演”的程度进行区分,而区分与平衡的关键,就在于这种“表演”是否足以误导观众信以为真。创作者需要对摆拍、拼凑等真人秀行为进行把控,在相应的内容下进行真实性的标注。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平台需要对假自律视频进行监管和引导。监管方面,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的升级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引导方面,平台需要鼓励创作者发布积极、健康、有益且真实的内容。其中,审核机制的建立和规则准则的发布尤为重要。平台不宜简单地采取限流、封禁的手段,而是需要让创作者明确创作红线,包括针对什么样的视频内容需要进行怎样的标注,进而规范创作行为。

中国传媒大学学者马澈认为观众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以增强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相关的专家也表示,受众需要对“自律”的概念有基本的认知,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持“参考,但不完全相信”的态度,从而进行内容的甄别与消费行为的判断。

快节奏的时代流行着一句话“自律给我自由”,于年轻人而言,自律亦代表着对自我生活节奏的把握与控制,这种规律、健康的生活固然值得追求。事实上,千万个人有千万种自律的方式,自律应当是从内心自然生发而出的力量,而非单纯物质的堆砌与展示,需要人们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实践和调整,从而逐步达到一种自律、自洽、自如的状态,实现由自律带来自由。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记者 林楚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