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行宫新展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5 16:39

11月5日,“百年散步——面人郎面塑艺术展”在紫竹院行宫开展,这也成为紫竹院行宫完成修缮重新开放后的首场展览。

WechatIMG82425.jpg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紫竹院行宫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侧,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为明代万寿寺下院,于乾隆年间建成行宫,是清代帝后去万寿寺和苏州街的驻跸之所。2012年,紫竹院公园完成行宫及周边院落的修缮,并于2014年8月正式向游客开放,成为公园举办文化展览及相关活动的重要文化展示场所,先后举办有长河•紫竹院历史文化展、瓷器、书法、绘画、玉雕、民俗、非遗艺术等20余个主题展览。

WechatIMG82426.jpg

2023年至2024年,紫竹院公园对行宫开展保护性修缮。据悉,此次修缮主要针对行宫、禅院及周边院落内的35座建筑,重点对屋面和油饰部分进行维护,包括建筑的瓦面、屋面清理,以及上下架油饰和彩画的除尘。 

WechatIMG82427.jpg

此次修缮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屋面渗漏、因木构件干缩裂缝而引起的油饰地仗开裂等问题。修缮时对屋面实施挑顶修缮,更换糟朽的椽子望板,重做泥背灰背,并重新砙瓦。同时,依据传统的“一麻五灰”工艺重做建筑地仗油饰,历经斩砍见木、下竹钉、捉缝灰、通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等十三个步骤后,再对建筑木构件进行油饰或彩画,以此最大程度保障建筑构件外观精准完整、坚固耐用。目前,整体保护性修缮工作已全部完成,福荫紫竹院也已恢复对外开放。

WechatIMG82428.jpg

随着行宫院落的开放,“百年散步——面人郎面塑艺术展”同步亮相。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家族面塑原作展出,作品跨度近百年,包括从对上世纪早期百姓生活风貌的刻画,到呈现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黄金时代”的辉煌,再到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与情绪表达。展览以不同时期的作品串联,对面塑创作技艺的变迁与传承进行梳理,共同探讨百年来文化语境演变中,面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与推动。

WechatIMG82429.jpg

此外,紫竹院行宫作为紫竹院公园第二届菊花展的展区之一,也是市民游客观赏菊花的好去处。色彩艳丽的菊花与古建筑相得益彰,尽显古典之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高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