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绘出黑神话 古老非遗潮起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4 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北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4个,代表性传承人88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3个,代表性传承人227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48个,代表性传承人1645人。其中,景泰蓝、雕漆、花丝镶嵌等非遗项目不仅体现了巧夺天工的工艺之美,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理念。

如今,非遗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而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成为众多非遗传承人尤其是青年传承人当下的首要任务。把京剧脸谱元素融入热门游戏、用皮影戏为外企做广告宣传片、将虚拟现实(VR)等技术用于非遗作品推广……当传统艺术遇上现代科技,众多青年传承人开始重塑非遗的意义与价值,他们以大胆的创意和先进的技术,将非遗推向新的高度,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理解非遗和传承非遗。

京剧脸谱融入《黑神话:悟空》游戏

在上个月结束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一款以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悟空形象为创意创作的京剧脸谱火爆出圈,不仅引发了众多参会者对彩塑京剧脸谱这一北京传统非遗项目的关注,也将《黑神话:悟空》这款优秀的国产游戏再度呈现在众多国际友人面前。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这款悟空脸谱以黑色为基底,金色与白色图案交织其间。额头中央的金色装饰在黑色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脸颊两侧则用白色线条勾勒出悟空的英气与灵动,整个脸谱也因此显得更有层次与美感。头饰部分的黑色与金色交相辉映,点缀其间的白色与红色珠子,让整个脸谱顿生精致与华丽之感。

“孙悟空是中国古代文学《西游记》中的核心人物,以其生动活泼、灵巧多姿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中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象征。我们希望外国友人能通过这个脸谱,感受到孙悟空的非凡智慧与无穷力量。”这款脸谱的创作者、80后青年传承人林泓魁说。彩塑京剧脸谱于2014年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林泓魁和他的母亲佟秀芬是这一项目的传承人。

林泓魁介绍,黑悟空脸谱的创作纯属偶然。“今年7月,我们接到了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展示非遗的邀请。有一次北京市领导同志来现场检查,看到我们的京剧脸谱,就说‘现在《黑神话:悟空》这么火,有没有可以和它结合的内容?’我们觉得这个主意特别好,回来后就立刻着手设计。”

然而,脸谱制作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光是请设计师体验游戏、收集资料、开展设计绘画等前期准备工作,就耗费了大量时间,到动手制作泥胎、绘制上色的时候,更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林泓魁介绍,他们以前制作的多为彩塑脸谱,各种亮丽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很容易出彩,但游戏中悟空脸谱以黑色为主,如何展现人物性格和特色成了问题,“最终呈现在脸谱上的黑色,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没什么差别。但这却是我们经过大量尝试之后,运用了国画中不同层次的黑色组合出来的结果。正是这些‘五彩斑斓’的黑,让悟空的脸谱显得立体而又充满灵动。”

在林泓魁看来,黑悟空脸谱不仅是对经典角色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的一种尝试,“它不仅让游戏玩家体验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也激发了很多青年人对京剧的兴趣,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同。因此我觉得这次跨界尝试算是成功了。”

将非遗项目量身“植入”大型活动

独木不成林。为传承保护非遗项目,林泓魁联合皮影、糖画、灯彩、牙雕4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组建了文化艺术公司,并将其作为5个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统一申报非遗项目、开展非遗传承推广、开发非遗相关产品。他们所做的一个重要探索,就是将非遗项目“植入”各种大型活动,以此扩大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看见非遗。目前,他们已经参加过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性活动,还多次受邀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交流,平时更是频频在国内各大文化节、博览会、市集活动亮相。

“很多人以为我们每次都拿一样的非遗作品参加各种活动,其实不是。我们会根据不同活动的主题定制研发不同的非遗作品,扩大非遗作品的丰富度,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非遗的活化传承和利用。”林泓魁说,5位传承人会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参与。

对于一些定向邀约的活动,比如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办方定向邀请了彩塑脸谱参加,于是其他几位传承人便一起帮林泓魁策划、设计参会的非遗作品。除了“神来之笔”的黑悟空脸谱,他们还为峰会量身定制了一幅题为“和合为一”的镜子作品,巧妙地将传统京剧脸谱与现代镜像艺术相结合,分别将孟良和焦赞的半张京剧脸谱贴合放置在镜子上,通过镜子的反射,与实体部分完美对称,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脸谱形象。

“所谓‘焦不离孟’,焦赞和孟良是《杨家将》中的结义弟兄,平时形影不离。我们选择这两个京剧脸谱,也是想借此比喻中国和非洲友人之间感情深厚。”林泓魁介绍,镜像的反射设计不仅突出了京剧脸谱的立体层次和精湛工艺,还为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镜面背景中隐约可见的室内景象与镜子的反射相互交织,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层次,让京剧脸谱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在光影交错中的和谐共生。

除了参与各类大型活动,5位传承人还经常以非遗为媒,帮助国内外企业定制宣传品。比如他们曾用糖画参与剑南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活动,用皮影为一款西班牙肉肠做广告宣传片,用脸谱参与佳能公司的宣传拍摄……巧妙的融合、高频的曝光率、多样的推广方式,有效地拉近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也让更多中外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并欣赏到这些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

“有灵魂”的产品让非遗走近年轻人

林泓魁一直坚信,只有得到年轻一代的认可,非遗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而拉近非遗与年轻人距离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打造他们喜爱的各类产品,让他们主动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林泓魁在内的5位非遗传承人已经设计研发出了一系列非遗周边产品,包括传统手工艺品,以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的文创商品、家居饰品等。

在林泓魁的文化艺术公司里,北青报记者见到了一批漂亮的耳饰:红色的鲤鱼活灵活现、青色的祥云优雅迷人、粉色的荷花清新雅致……这些结合了非遗皮影技艺精心设计制作的耳饰,出自非遗项目北京皮影的传承人韩冰之手。目前韩冰在公司里兼任非遗文创产品和课程的设计负责人。

韩冰介绍,与普通耳饰相比,皮影耳饰的最大特点是纯手工制作,而且个个“有灵魂”。“比如这个红鲤鱼耳饰,为了让形象更逼真,我们特别选用了牛皮,因为牛皮受潮后有点卷翘,更接近鱼的形态。”不仅如此,为了让耳饰更加自然有灵气,她特意将金鱼的尾巴做得小了一些,以此来形成一个扭曲度,使得整个耳饰看上去就像一条活的鱼儿正在水中游曳一般。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所有效果都要靠非遗传承人的巧思和巧手来实现,边做边改是常态,因此这种耳饰很难实现量产。不过令韩冰感到欣慰的是,这些耳饰每次在市集、庙会亮相都会被一抢而空,“价格并不高,也就几十块钱一对,却很符合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特点,好多人还会特意选择不同的图案来佩戴。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这么受欢迎,就感觉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其实,北京非遗周边产品的种类已经非常丰富。近期,在隆福寺二期南坊展出的“时代的回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东城区红色记忆非遗展”中,就有不少青年传承人打造的非遗周边亮相:青年传承人马宁将传统雕漆技艺与现代公仔手办相结合的作品,展现了非遗传承人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巧妙平衡;青年传承人杨晓雅结合传统金镶玉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首饰系列,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赋予了新的时尚元素。还有不少青年设计师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家居设计相结合,推出了时尚而又典雅的家居装饰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与现代科技碰撞 开辟非遗传播新途径

如今科学技术的更迭日新月异,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很多青年传承人开始积极尝试引入数字技术,记录和传播传统技艺,一批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非遗新作品,让人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和勃勃生机。

林泓魁已经对彩塑京剧脸谱的造型进行了多种创新尝试,希望用有趣的形象吸引更多人关注。他推出了按照京剧名家脸型塑造的脸谱,尝试过做卡通彩塑京剧脸谱人物,还在彩塑京剧脸谱里融入冬奥元素。不仅如此,学计算机出身的他还尝试结合电脑制作和3D打印技术,创新彩塑京剧脸谱的制作工艺,将脸谱模型所用材料由泥扩展到了纸浆和石膏,并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整个脸谱的绘制过程,让脸谱制作流程“活”了起来。

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林泓魁带去的一款非遗明信片,也成为展区的宠儿。这款融合了VR技术的明信片让孙悟空走出平面,变得活泼、立体。观众只需轻轻一扫明信片下方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一个头戴黄色僧帽、身穿虎皮裙的孙悟空正晃晃悠悠从纸上站立起来。他的个头逐渐由小变大,仿佛刚刚经历了七十二般变化,渐渐回过神来。只见他一会儿抬手眺望远方,一会儿耍起了金箍棒,俏皮而又可爱……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制作这款VR产品,林泓魁特意请专业扮演孙悟空的京剧演员录制了多段演出视频,对着视频给孙悟空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建模。之后,他与几位非遗传承人一起优中选优,留下了其中最具特色的动作,才有了这个可爱帅气的孙悟空。“VR技术让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现场很多参观者说,这个表演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现代科技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林泓魁说。

通过数字化技术,不少青年传承人还将传统的非遗作品进行高清扫描和数字化保存,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非遗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而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进一步拉近了非遗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也激发了年轻人参与非遗学习和传承的热情。

对话

希望每个非遗项目都能跟上时代发展

    对话人:北京皮影传承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师韩冰

    北青报:是什么激发了你们把数字技术与非遗产品相结合的灵感?

    韩冰:非遗项目现在接触的外事活动比较多,我们负责讲解的同事外语也非常棒,但有时候你很难用语言来向外国朋友描述非遗,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对很多内容会感到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就想到,可以用一种大家都容易接受的直观方式,比如类似肢体语言的方式来展现非遗。以京剧脸谱为例,它是京剧艺术的一种延伸,想让观众了解京剧脸谱,最好能把它跟京剧艺术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尝试先将五种颜色的京剧脸谱与NFC技术结合,让观众首先能直观看到各种颜色的脸谱,下面配上简单的介绍,包括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样性格的京剧人物等。扫码之后,观众还可以进一步欣赏到不同颜色脸谱对应的京剧角色的唱段,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他们对不同脸谱和京剧角色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把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引用进来,就有了立体的悟空等产品。

    北青报:对于融合传统艺术和数字技术的产品,年轻人反馈如何?

    韩冰:其实在引入数字技术时我们还有一重考虑,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以前我们在推广非遗时就发现,很多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仍然比较薄弱,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做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答案是必须得贴近他们的生活。我们从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改变,包括黑悟空脸谱、孙悟空立体VR明信片等,让年轻人一看就觉得很有趣、很喜欢,愿意花点时间多了解一下。事实证明,这个策略很成功,很多年轻人看了之后不仅很喜欢,还因为我们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而产生一种深深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这也是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

    北青报:现在“黑悟空”脸谱火了,未来还有进一步开发计划吗?

    韩冰:在《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里,玩家每打通一关就会获得新的服饰和新的技能,我们想根据这个特点,来做一整个系列的“黑悟空”脸谱,把不同服饰和不同技能都体现出来。现在我们已经请熟悉这款游戏的朋友去亲身感受游戏中的各种细节了,他们会针对不同场景给出不同的信息反馈,我们整理这些信息后便会开始进行产品设计。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非遗传承与保护?怎样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

    韩冰:为什么非遗需要传承与保护?因为它们随时都有可能远离现代生活。当下有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皮影、京剧脸谱等是非遗项目,更谈不上理解和传承了。长此以往,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会被遗忘,所以我希望每个非遗项目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我平时很喜欢跟年轻人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受年轻人喜爱的非遗产品。我们也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向年轻人靠拢,比如与大学合作开办社团,请大学生来公司参观等,让他们对非遗产品提出意见,甚至直接参与产品设计等。其实跟传统文化接触多了,很多年轻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主动去传播推广传统文化。比如我们把“黑悟空”脸谱带到学校后,学生们特别喜欢,很多人说从来没想过传统文化与热门游戏能这样融合,感觉特别酷,都想推荐给身边的亲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互相成就,我们做出年轻人喜欢的作品,年轻人主动帮我们推广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双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