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春秋(之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8 08:30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后,朝廷对七里泊湖堤堤闸崩溃淤塞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治理整修,田光与湖影相映,田埂与湖堤交错,好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致,时人开始以“西湖”名之。

“见西湖明如半月。”这是袁中道对当时西湖形态的描写。天上地下,相映成趣。每晚,在皎洁的月光下,半月形弧的西湖西北岸,以青龙桥、功德寺为界;长堤为弦,蛙鸣鱼欢,水色清浅,银波浩渺,尽把人间梦幻般的景色与天上的月光相交融。

这时,以拦蓄泉水而兴筑的“十里长堤”——西湖大堤,格外妩媚动人。明宋彦《山行杂记》云:“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龙王庙据其中。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帝京景物略》载:“道西堤,行湖光中,至青龙桥,湖则穷已。行左右水田,至玉泉山,山则出已。”湖穷而行水田,山出则如湖面,山光湖色,早已幻化为人间仙境!

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上寺庙、园林、村舍的点染,大明的西湖,俨然成了明代京郊著名的游览胜地。

这里,春日可踏青,夏季可观荷。

“春月初八,耍西湖景、玉泉山……冠盖相望,绮丽夺目……绿树红裙,人声笙歌,如装如应,从远望之,盖宛然图画云。”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有诗云:“湖波绿如剪,美人照青眼。一夜愁正深,春风为吹浅。” 绮丽夺目,宛然图画,春风为浅,令人沉醉。

夏日,荷花盛开,“芙蓉十里如饰,香风芬馥,士女骈闻,临流泛觞,最为胜。”明礼部右侍郎马汝骥有诗云:“浮沉千屿蔽千峰,回合花台树万松。落日平波悬石镜,青天谁削玉芙蓉。”十里如饰,平波悬镜,这美,又平添了几分田园之色,让人顿生回归自然本真之感!

诱人的景致,也少不了皇帝们“打卡”。马汝骥《西元集》记载明宣宗朱瞻基游西湖:“宣皇画舸戏湖中,鼍鼓鸾箫震碧空……珠林翠阁倚长湖,倒影西山入画图。”《长安客话》记载明武宗朱厚照游西湖:“湖(西湖)滨旧有钓台,武庙幸西山,曾钓于此。”嘉靖、万历等皇帝都乘舟巡游西湖。

妩媚瓮山。

水不离山,山不离水。山水,历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后世大名鼎鼎的万寿山,辽代以前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小山。金时,因章宗引玉泉山水至山脚下形成湖泊,取名“金水池”,并在山上建“金水院”,小山就称金山。元初,山前有湖称瓮山泊,山也就被称为瓮山。尔后,在瓮山南低洼的湿地渐进成为大明西湖进程中,水如画、山如诗,瓮山也不断展现出妩媚的身姿。

“银瓮呈山麓,銮舆际水乡。离宫疑馺娑,行殿仿飞翔。”这是元朝陈旅在诗中的描绘。陈旅在另一首诗《西山诗》中开篇写道:“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余与赵博士继清早作,出平则门,沿大堤并驻跸亭下,转入湖曲……瓮山流黛,与湖影相荡潏于杯盘巾袂之上。余在京师七年,盖未有一适如此时也。”

在湖水映衬下,“银瓮呈山麓”“瓮山流黛”。被陈旅发现的瓮山之美,使“瓮山”之名广泛流传。

为何叫瓮山?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是:很久以前,瓮山一带平地出泉,一片沼泽水洼,当地人以打鱼摸虾、垒砖烧窑、做小买卖为生。除几家财主外,大家日子过得很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祈福,在山腰建起了一座财神庙。每年四月十五,穷人们都去庙里祭拜财神。财神爷感动了,发了慈悲,很多人慢慢富裕了。财主们见状,眼红了,也期望能被财神爷护佑。为富不仁、贪得无厌的王有财就是其中一个。

这年庙会,王有财装成叫花子去祭拜。可是,忙活了一整天也没得到财神爷眷顾。在又累又饥渴又疲惫中,一回到家就倒头睡着了。梦中,财神告诉他,后山有棵大松树,树下有一个破瓦片,底下有一瓮金豆,被住在瓮山西边的大老李家挖走了。被“一瓮金豆”惊醒后,王有财直奔梦中那棵大松树。挖开,果然见到了梦中的破瓦片。从此,他经常去大老李家套近乎,想伺机找到那瓮金子据为己有。不久,老天爷连续下了几天大雨,把老李家的房子淋毁了。王有财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马上让大老李搬到他家去住,正犯愁的大老李很高兴地答应了。老李搬走后,王有财立刻来到老李家挖金豆,果真挖出来一个大瓮。又惊又喜中,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大瓮,但是,瓮里并没有金灿灿的金豆子,而是钻出几条毒蛇咬住了他,很快他便一命归西。后来,大老李重建老宅子时也挖到了一个大瓮,瓮里是满满的金豆子。这,正是王有财梦见的那瓮金豆。

就这样,故事流传开来,人们便把财神爷放一瓮金豆子的那座山叫作“瓮山”。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