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儿童肥胖,坚决不做小胖墩!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11-20 13:30

超重肥胖既属于科学问题,又属于社会问题。超重肥胖小朋友减肥的目标应该是长期维持健康体重,而不是追求快速减重。小朋友们要做到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以及保持积极健康心态。同时,获得家长的尊重和支持,往往可以使儿童更好地自我反省从而提高依从性,避免因减肥压力产生焦虑或激进的减肥行为。

关于儿童睡眠与健康

儿童时期充足的睡眠不仅是促进儿童此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为其今后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状态奠定基础。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按时作息的习惯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学龄前儿童睡眠发育

(1)睡眠生理模式:学龄前儿童平均睡眠时间10-13小时。多数儿童日睡少。据统计约1/4的4岁儿童和15%的5岁儿童还有午睡。

(2)睡眠问题:夜间恐惧,学龄前儿童想象力和幻想力的发展可增加夜间恐惧发生。夜间入睡时间延迟。

(3)影响学龄前儿童睡眠因素:1)就寝抵抗:学龄前儿童留恋玩耍,较易发生就寝抵抗,入睡前常常提条件(喝水、讲故事、上厕所等)。家长应保持幼儿期培养的入睡前就寝习惯,避免儿童发生就寝抵抗行为,保证儿童按时就寝。2)作息时间:学龄前儿童假期作息时间与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不宜相差过多(<1小时),巩固已建立的良好作息习惯,有助儿童调整睡眠觉醒节律,预防睡眠问题发生。

二.睡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生长激素(GH)具有脉冲式分泌、昼夜节律分泌等特点,其分泌量最旺盛的时间段在深睡后1小时左右,可达50-60ug/L。充足良好的睡眠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身高生长。睡眠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人,都是保障机体功能正常运转、维护身心健康的基本生理需求。

三.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1.儿童睡眠习惯的建立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习得的行为能力密切相关。

2.遵循儿童睡眠发育特点,实践科学的睡眠养育行为。导致睡眠问题原因之一是不恰当养育行为造成的:昼夜节律紊乱,哄睡、夜醒处理时过度安抚阻碍儿童自我入睡能力的发展,夜晚进食、经常变换睡眠地点、夜晚穿衣服较多、居室环境问题等等。

3.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多个方面:规律的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睡眠的身体活动(睡前应避免剧烈的身体活动);避免摄入咖啡因、以及控制和减少屏幕暴露等。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1.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应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卧室开小灯,睡后应熄灯

2.安全的睡床方式:独立睡床,可同房不同床。

3.规律的睡眠作息:晚8:30-9:00就寝较合适,节假日保持固定、规律的睡眠作息。幼儿期睡眠时间白天和完善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每次坚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将他放到小床上。

4.安排愉快的睡前活动,培养正确的入睡习惯:可准备好3~4项睡前活动,如盥洗、如厕、讲故事等;活动内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固定有序,温馨适度;活动时间控制在20min内活动简短又温馨,共同度过“愉快时光”;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儿童处于较安静状态。

睡眠小贴士

学龄前儿童的睡眠时间应多长?

每天应有10到13小时的睡眠,包括1到2小时的午休或小睡时间。同时家长应督促孩子规律休息,尽可能避免在临睡前使用任何电子屏幕设备。

什么是正确的入睡习惯?

1.自我平静是儿童学会从觉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基本前提。

2.培养儿童独自入睡的能力,在儿童瞌睡但未睡着时单独放置小床睡眠,不宜摇睡、搂睡。

3.允许儿童抱安慰物入睡。

4.儿童哭闹时父母先耐心等待几分钟,并逐步延长等待时间,帮助儿童学会独自入睡和顺利完成整个夜间连续睡眠。

撰稿 :体检科  袁丽

来源: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