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春秋(之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08:25

公元1293年,郭守敬修建白浮瓮山河,将昌平白浮等沿山麓十余处泉水引入湖中,改造成北京历史上第一座水库,再沿长河输水到积水潭,供大运河及大都城用水,使瓮山泊成为北京最早的城市水源水库。

首先修建湖堤。将瓮山泊东岸为拦蓄泉水而兴筑湖堤。大堤起自瓮山脚下,东南延至龙王庙(今南湖岛位置),以下延长至麦庄桥附近,在今十七孔桥处转而西,通向今昆明湖中西堤的北段,再转而北去与青龙桥相接。因在京城的西面,又称“西堤”。其次修建上下两座闸控制湖水量。上闸位于青龙桥下,元代为白浮瓮山河流入瓮山泊的控制闸,明初重修后成为西湖向北排洪泄水入清河的青龙闸。下闸在龙王庙旁边的瓮山闸,明代文献又称作响水闸。

这样,随着水源增加与湖底湖岸的扩充,瓮山泊湖面扩大,使通惠河上游长河至瓮山泊也有了通航条件。游七里泊,不但陆路沿长堤骑马可达,而且行水路行舟通惠河(长河)也可达。

渐进,七里泊发展成为一座“湖水接天”的宏大水域,成为京城的生命线。这里不仅是京城所需的核心水源,还是人们游览西山的水道。游船络绎不绝,周边苑囿名胜云集。

尔后,被誉为“西湖景”的七里泊,成为“壮观神州今第一”景区,有了文献记载的“买舟载酒而往”第一胜地的美誉。

时代在变,“七里泊”也在变。这种变,让“七里泊”正在走向今天昆明湖的模样。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明替代大元成为天下主宰。大将徐达率领明军占领了元大都。此时,元大都已被朱元璋改为北平府。按礼制,规模不能超过皇都南京。因而,燕京迎来了又一次“手术”——首先,将北城墙缩进五里,即从今天的北土城路一线南移到今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有了北护城河。尔后,永乐帝又将皇城北墙与东墙外扩,把元代可经过皇城东北与正东到达积水潭的运河圈入城中,使漕粮失去了直接入城的条件。再者,明宣德帝又把皇城东墙改在通惠河以东,使通州到北京城的粮船不能直接从皇城穿行,只能停泊在东便门外。这样,从玉泉山独自流入太液池的金河水被废弃。

紧接着,永乐帝把皇家陵墓区设在昌平十三陵地区,风水成了废弃白浮泉水源的借口,使元人引白浮泉水而筑“七里泊水库”的白浮泉水量减小而难以维持。而且,玉泉山泉水汇集在七里泊之后而走的白浮泉下游故道也一分为二,一为宫廷用水,二为补给城郊的运河用水。这样彻底改变了北京城的用水格局。常常发生“自七里泊至通惠河,凡七闸,河道淤塞”,且“七里泊东牛栏庄(今六郎庄)及青龙、华家、瓮山三闸,因排水不畅而湖堤决口”。而且,明代一度因白浮泉渠道失修、水源枯竭,而导致了“七里泊”缩小。

这样,“湖水接天”的元大都水源核心水库“七里泊”,在大明时代发生了逆转——湖水风光不再!先是在渐进被抛弃中,盈盈的湖水褪去了,滋养的通惠河越走越远,也成为繁华后的过往了。尔后,只有荷花成为七里泊的“主人”,让“满园春色”的七里泊成为燕京真正的“西湖”。

这时,“田园式”的七里泊开始展现在燕京的西山脚下。这是一次七里泊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湖中,开始种植荷花,周边又有稻田,湖边修建了寺庙和亭台,开始萌发出江南美景的山水田园大格局。

公元1429年,朝廷对七里泊湖堤堤闸崩溃淤塞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治理整修,如“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修顺天府西湖景堤三百七十九丈”等后,湖水又现出“万顷之湛,碧澄波涌”的“玉泉清澈可鉴,东汇为巨浸。为西湖,湖水经惠河、潞河而达于海”,“湖之南东北三面,原田广衍皆膏腴壤。资湖之润,农岁丰给”。而且,“长堤绕湖,绿云氤氲,荷香袭人”。

田光与湖影相映,田埂与湖堤交错,好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致!据载,这得益于朱棣称帝北迁后,带来了大量南方官员所致。此时,已经开始有人用“西湖”称之。

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在《珂雪斋集》载:“是为西湖。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堤柳丛翠,中隐见村落。”

明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载:“西湖去玉泉山不里许,即玉泉、龙泉所潴。盖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人名大泊湖。环湖十余里,荷蒲菱芡,与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光天云影中,可称绝胜。”

明弘治七年(1494年),西湖北岸建圆静寺(今排云殿址)。据载,“圆静寺,左田右湖”,成为西湖第一名胜,让西湖有了俯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的“山光湖影半参差,蒲苇沿溪故故斜”。明正德元年(1506年),扩大好山园,湖面广植荷花,有了“西湖莲花千亩,以守卫者严,故花事特盛”之景。当时,湖中遍植荷、菱、茭之类的水生植物,尤其荷花为盛,堤岸上垂柳回抱,水中荷花亭亭玉立,水鸟出没,好一幅北国的江南盛景。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