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外需强劲拉动8月出口增速超预期
澎湃新闻 2024-09-10 21:40

海关总署9月10日公布数据,以美元计,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出口3086.5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进口2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0.5%;贸易顺差910.2亿美元。

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4.02万亿美元,增长3.7%。出口2.31万亿美元,增长4.6%;进口1.71万亿美元,增长2.5%;贸易顺差6084.9亿美元,扩大11.2%。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以人民币计,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7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出口2.20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0.0%;贸易顺差6493.4亿元。

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6%。出口16.4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2.13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4.32万亿元,扩大13.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外需偏强,8月出口增速超预期

以美元计,8月出口3086.5亿美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前8个月出口增速(4.6%)也高于前值。

机构认为,8月出口增速加快,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需强劲。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美国补库继续支撑全球贸易,最新数据显示,6月美国库存同比增长2.1%,销售同比增长2.2%,均达到年内最高点。全球半导体周期保持上行,8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11.4%,利好我国电子产品出口。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全球需求保持扩张,对我国外贸需求有一定支撑。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对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拉美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保持高景气度。另外,由于欧美政策前景不稳定,地缘冲突推升航运成本,传统消费旺季不排除部分零售贸易商提前备货。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看,8月我国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欧盟、东盟,但在出口同比增速上,对欧盟、东盟快于对美国,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速高达13.4%,成为当月整体出口增速加快的最大拉动力,超出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认为,这一方面与上年同期基数偏低有关,同时也不排除近期中欧贸易摩擦引发数据波动的可能,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另外,冯琳指出,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新三样”等价值18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虽然此次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规模较小(占2023年我国对美出口的3.6%),影响有限,但结合美国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内可能带来其它商品的对美“抢出口”效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美出口动能还将保持偏强状态。

从主要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新三样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出口表现良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8月,以人民币计,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汽车、手机出口分别增长11.6%、24.8%、22.2%、0.5%。

国内需求复苏偏弱、商品价格回落,8月进口同比增速下滑

以美元计,8月进口2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0.5%,增速较前值(7.2%)大幅回落。

机构认为,8月进口增速大幅回落,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基数上行,同时还有国内市场需求复苏偏弱、商品价格回落影响,内需不足仍在持续拖累进口量增长。

冯琳指出,受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升温影响,近期国际原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并逐步向我国进口价格传导,价格因素也对8月进口额同比增速造成一定下拉作用。

周茂华认为,国内消费复苏偏弱,房地产市场低迷,企业增加能源、部分原材料商品进口、库存决策方面保持谨慎。

从进口商品看,集成电路是我国进口第一大品类,虽然8月进口额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增速仍然较高,冯琳认为,今年以来,集成电路进口保持高增,主要原因是全球电子周期上行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出口快速增长,带动加工贸易环节进口需求。

外需放缓信号已出现,出口增速或将放缓

虽然当前外需强劲,拉动出口高增,但机构认为,外需放缓信号已出现,下阶段出口增速或将放缓。

“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9.5%,已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加之近期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及就业数据显示出较为明显的经济走弱势头,都表明外需放缓信号已经出现。”冯琳说,年底前我国出口增速有可能呈现趋势性下行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相应减弱。

财通证券认为,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叠加全球经济增长波动加大,出口增速或将承压,但全年增速不差,对经济增长或也将由去年的拖累转为拉动。

周茂华认为,外贸出口与外贸顺差强劲表现,利好三季度及全年经济增长,为全年经济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但就全球经济、地缘政治环境复杂性看,我国外贸出口面临不少逆风。国内宏观政策在积极促进有效需求恢复的同时,对外贸支持力度仍需要加大。

进口方面,周茂华认为,进口有望呈温和扩张走势。一方面,国内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有效需求修复有望带动商品进口。但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和房地产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内需复苏温和,加上全球经济面临逆风增大、商品需求不足的担忧,可能继续制约商品价格表现,外贸进口动能有望保持温和。(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