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人群将有专属运动处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6 20:30

今后,各年龄段的人群将又量身定制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类型、运动量及运动进阶共6个核心要素。

2024年8月24日,以“主动健康、科学运动”为主题的第一届心血管运动医学会议(SCC 2024)举行。会上,由北京医院汪芳教授牵头完成的国内首部《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以提升心血管运动医学的实践转化能力和全生命周期的“心”健康护理水平。同时,作为配套性团体标准研制项目《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技术规范》启动立项。

运动处方覆盖全生命周期

《指南》针对特定临床情形给出近80条建议,涵盖心血管健康评估、个性化运动处方、运动风险管理以及特殊人群的运动指导等丰富的内容。

运动处方是为不同年龄、不同体能水平以及存在或不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病人群制定的,用于促进健康及防治慢病的运动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类型、运动量及运动进阶共6个核心要素,简化概括为FITT-VP。制定运动处方需要有心血管内科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指南对儿童、少年、18-64岁成年人及≥65岁老年人分别给出运动建议,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心血管运动医学管理。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运动干预见行见效

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焦虑症和抑郁症既是常见慢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指南》将心血管疾病防线前移,特别强调以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管理为主要路径。该指南对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的运动管理建议,在遵从运动处方原则的前提下,提供了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等运动类型选择,及不同强度运动的必要搭配。

指南既指出了特定人群运动相关的潜在心血管风险,又推荐了降低风险、改善心功能的可选运动方案,逻辑清晰,有破有立,便于相关从业人员的掌握与落实。

心血管病患者分类给予运动干预

指南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涵盖了许多细分病种或亚病种,如稳定型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等。指南还对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单独成章,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术后等复杂而高危的临床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或高危患者,均应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与管理,而医院或临床流程,从科学责任和治疗目标上,也应努力将心血管运动医学整合入患者的日常管理环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洁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