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收储促市场供需平衡
​经济日报 2024-07-28 08:08

近期,全国多地通过政府公开征集或地方国企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成为楼市加速去库存,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收购市场上的存量商品住宅,能够快速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房源,满足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同时,当前部分城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压力较大,通过收购部分房源,也有助于消化市场存量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实现供需平衡。

“以购代建”一举多得

自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后,消化存量房产已成为近期房地产政策的重心之一,为后续楼市调控指明了方向。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同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近期陆续有城市出台相关政策。5月27日,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征集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拟由市属国企在部分行政区域征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6月2日,苏州市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政策提出,坚持“以需定购”,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主体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职工租住。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结合近几年政府着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来看,将消化存量房产与保障性住房供给相结合将是当下消化存量的有效方式。国企收储未售新房正成为重要的去库存模式,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郑州、济南、苏州、重庆等城市近几年均有相关实践。

随着更多的城市加入“以购代建”,各地收储模式也逐渐多元化。杭州市临安区拟在该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收购房源面积原则上不超过10000平方米,明确房源以整幢作为基本收购单位,单套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需搭配一定比例的车位;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年计划全面实施完成5000套二手住房收购,将改造用作郑州市配租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在“郑好办”APP统一配租。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以购代建”可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是将存量消化和增量优化结合起来,去库存、稳定住房价格和市场预期;二是缓解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更好地推动开发商保交房,进而偿还到期债务,防范风险扩散;三是多渠道筹建保障房,存量盘活收购保障房效率更高、时间更短,部分存量房在区位、交通上有优势,更适应待保障对象的居住需求,能提高保障房的供应效率;四是满足地方常态化的拆迁安置、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等筹建任务;五是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这种方式收储旗下国企城投的项目,释放国企城投的再投资能力。

细化举措有待落地

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房地产相关工作,明确提及“去库存”。会议提出,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本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去库存,信号更为积极,相关措施或尚在研究储备过程中,落地仍需要一定时间,但从整体基调上可以看出,新一轮的去库存举措或将逐渐开启。

陈文静认为,地方国企收储已建成未销售商品房的资金及配套政策有望加快落地,同时支持国企收旧换新,允许土地调规,支持收回、收购已出让闲置存量住宅用地等去库存政策也有望逐步落地,以激活市场并帮助企业解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8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3.5%。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按近12个月月均销售面积计算,短期库存出清周期为21.3个月,较2023年末延长3.9个月,其中,三四线代表城市出清周期达30.7个月,短期库存去化压力大。

6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陈文静认为,此次会议将收储范围扩大至市县,范围明显扩大。在此过程中,市县摸清本地区保障性住房需求底数和已建成存量商品房情况至关重要。

在本轮消化存量房产的过程中,保障性住房是重要的政策支点。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间),截至2023年底已筹集573万套(间),2024年至2025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仍剩余297万套(间)的任务规模。

过去,各地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方式,除了新建外,还有不少来自于市场化长租公寓的“纳保”筹集。曹晶晶表示,考虑到今明两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目标仍有一定缺口,未来若将存量房产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既可以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进度,也可以有效消化市场库存。配售型保障房方面,今年以来多地已经公布了首批或2024年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设和筹集计划,国企收购未售项目作为配售型保障房有助于消化存量,也可以减轻新的保障房供应压力。

另一方面,现阶段消化存量房产,除了待售新房、在建工程和空置房屋等库存外,还要面对居民二手房挂牌量攀升、置换不畅对新房市场的影响。专家表示,近年来不少城市在“以旧换新”“非居改租”等路径上有不少探索。未来围绕消化存量房产的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将进一步落实,针对国企收购存量房的细化政策,比如收购规模、收购价格等也有望继续跟进。

李宇嘉认为,能否缓解存量压力,主要取决于收购的规模和价格能否在后续配租配售以后实现资金平衡。政府公共住房筹集规模一般比较小,而且收购作为公租、保障性租赁、配售保障房等,都是低租金、低售价模式,以此计算收购价格会更低。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很难以更低的价格收购,这就导致实际落地的收购项目比较小。

合力推动供需对接

相比“纳保”筹集的方式,国企收购存量房产需要增量资金支持。此次央行明确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为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发放对象为21家全国性银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因素需要考量?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表示,一是坚持“以需订购”,要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评估,摸清所在区域是否有长住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供给;二是地方国企在收房过程中需要维持可持续的商业经营,应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财税补贴以及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在资产持有企业、运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各参与方形成合力;三是收储之后,更重要的是运营环节,因此地方国企的运营管理能力是新模式落地效果的一大关键。比如,要能快速在需求端匹配到租户,供给端匹配好房源,迅速实现需求到供给的转化,从而降低空置成本。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由于是和保障房相结合,因此盈利并不是第一诉求,而是应考虑如何在短期大量占用资金之后,实现保障项目的长期保本运行。地方大力推行这一政策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在城市属于需要大力建设保障房、人口呈现净流入的大中城市,而非人口流出的中小城市;二是商品房本身定位要和保障房群体相吻合,过大面积或高端价格的房产本身的契合度就弱。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金融支持对存量房的消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在国企的基础上,鼓励本地重点民营企业参与进来,收购存量房用于职工租住,企业未来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形成良性循环。建议给这类房子贴上“以购代建”的标签,给予更宽松的限购政策,提高房子的性价比,并鼓励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当前房地产市场需要“一揽子”政策协同发力,控制供给、加快去化是目前的主要发力方向。目前,收储未售新房等新模式刚刚开始,随着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地和更多有需求的城市参与进来,预计将对去库存、稳定市场、平抑租金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加快房地产市场企稳恢复。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方)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存量房“收储”加速落地 有何影响?哪些难题有待破解?
央视新闻 2024-11-28
合肥落地存量房收储
证券时报 2024-11-26
收购存量商品房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人民日报 2024-11-25
多地收储存量商品房工作再扩围
证券日报 2024-11-21
广州收购存量商品房新动作:国资入场、扩至全市、90m²以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0
资金正在不断入场 !存量房“收储”加速落地
​第一财经 2024-11-12
多地开展收购存量商品房工作,增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证券日报 2024-11-12
多地开展收购存量商品房工作 增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证券日报 2024-1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