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让两年没成的事3个月办成了 实验室与企业共研北斗小车今年将应用
武汉晚报 2024-07-08 15:36

“我们自己研发了2年也没有攻克的算法等技术难题,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联系上珞珈实验室后,双方联合攻关,技术难题不到3个月迎刃而解。”7月3日,武汉锐进铁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锐进)副总经理王立在复盘与湖北珞珈实验室惯性测量团队这场迟来的相遇时,感叹“相见恨晚”。

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以下简称“天网”)2023年12月20日正式上线以来,已经成功“撮合”了近3500项合作,武汉锐进和湖北珞珈实验室是其中之一。

“相望难相见”

企业发帖:想要突破技术研发壁垒

同在武汉,一个是引领测绘科技发展的湖北实验室平台,一个是聚焦高铁精密测量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双方“听说过没见过”,从未有机会开展实质性合作,一直处于“相望难相见”的状态。

铁路轨道是否平顺,直接关系到高铁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程度。“此前,我国高铁行业长期使用传统精密光学设备测量轨道几何参数,必须在静止状态下测量,走一段停下来测一下,每小时只能测大约200米铁轨。”王立介绍,近年来,行业内开始运用北斗惯性组合测量技术实现动态测量,但成本比较高,进口设备售价近300万元。几年前,为打破这一局面,企业开始进行技术攻关。

今年初,武汉锐进急需突破该设备算法方面的技术壁垒。于是,公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天网”上发布技术需求,很快就得到了来自湖北珞珈实验室的回应。让武汉锐进惊喜的是,湖北珞珈实验室惯性测量团队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惯性组合测量技术,并研发出了北斗惯性组合导航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俗称北斗惯导小车),正着急产业化推广。

湖北珞珈实验室惯性测量团队牛小骥教授介绍:“北斗的精密定位功能加上惯性导航强大的角度和位置推算能力,让北斗惯导小车实现动态测量。工作人员推着小车在铁轨上一路走就能一路测,每小时能测量5公里左右的铁轨,甚至能更快。”

谈到此次合作,牛小骥反复表示“非常契合”。“一看他们提的需求,就知道是干实事的队伍。武汉锐进在高铁精密测绘领域深耕多年,全程参与了国家八纵八横的高铁建设,为全国各路局运营线提供测量技术服务,对各种行业规范和应用场景需求了如指掌。近些年来,武汉锐进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拥有多项高铁精密测绘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全国范围的市场能力,正好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

“天网一线牵”

高校答题:在联合研发北斗惯导小车“升级版”

在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17楼展厅的中央展台上,记者看到了北斗惯导小车。湖北珞珈实验室惯性测量团队骨干陈起金副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和武汉锐进正在联合研发这辆北斗惯导小车的‘升级版’,目前研发工作已完成95%,正在进行实地验证。”

陈起金介绍,“升级版”的北斗惯导小车不仅能降低一半硬件成本,还增加了几个实用的辅助功能。牛小骥说:“加什么新功能单靠我们自己是无法判断的,这就需要跟武汉锐进密切配合,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王立则认为:“我们深知市场需求,有可落地的应用场景,湖北珞珈实验室有成熟的技术、核心算法,双方对接起来非常快。”

“今年内,我国高铁线路就能用上我们的‘升级版’北斗惯导小车了。”畅想未来,王立信心十足,“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运营里程达到20万公里左右。不仅新建铁路开通前需要测量、验证,运营中的铁路也需要定期‘体检’,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双方规划了一个系列共三个型号的产品,“升级版”北斗惯导小车是其中进展最快的一个。

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今年5月,湖北珞珈实验室和武汉锐进联合共建铁路高精度测量联合实验室。“我们将在铁路工程领域技术研究及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陈起金说。

尝到甜头的武汉锐进也成为“天网”的“回头客”。6月初,武汉锐进又在“天网”上发布了一项技术需求和一项金融需求,两项需求的流程状态都显示“对接中”。

截至7月6日,“天网”平台入驻企业数量超过32000家,需求总数14444项,正在对接8186项,已完成项目3234项,数据还在不断变化中。在技术、人才、金融、场景四类需求中,技术类需求占比最大,约为47%。

文/陈智 施馥甜 王曦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