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沉睡600年的法海寺壁画动起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02 09:58

360度全环绕的球幕之上,画师梦境中的众仙飘然归位,化作一幅瑰丽而磅礴的壁画。身处其间的观众或惊叹或出神,已然沉醉在法海寺壁画的传奇故事中……盛夏时节,位于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游人如织。这座运用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手段展示、解读文物的展馆,自去年初开馆试运营以来,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游客,成为京西一处崭新而靓丽的文旅打卡地。

游客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的球幕影院内欣赏短片

法海寺有五绝,其中又以法海寺壁画最为人称道,堪称中国明代壁画之最。受制于壁画真迹需在避光状态下保护的要求,法海寺大雄宝殿内的壁画每日可接待游览参观量十分有限,游客也无法完整清晰观赏壁画全貌。而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开馆以后,游客除了在黑暗的大殿内打着手电观赏国之瑰宝,还可以乘着科技的翅膀,在高清巨型显示屏、360度立体环绕落地球幕、全通道沉浸式光影秀等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将法海寺壁画看得清清楚楚。

走进艺术馆地下一层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高达3米多的水月观音像,这是法海寺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从头到脚披了一件薄如蝉翼的白纱衣,纱衣下的肌肤、飘带、璎珞、纹饰等清晰可见。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用数字化手段对壁画进行了“显微镜”式的放大,观众可以看到更加微观的细节:这件白纱衣由无数的六棱花瓣组成,每朵六棱花瓣中绘有48根细线。当观众再进一步观察时,还可以发现薄纱衣左右两边的六棱花瓣效果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测它不是由同一人绘制。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内景

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近600年前的明代壁画不仅让游客“看得清”,而且“看得有意思”。谈到球幕影院中让游客们心驰神往的短片《梦·法海》,法海寺壁画艺术馆负责人李旭明介绍,短片里所有的人物、动物形象均取材于法海寺壁画。“在研究法海寺壁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多处改笔的痕迹,也许画师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我们以画师宛福清和王恕作为影片的主角,讲述了他们在壁画创作中太想把事情做好,反而迟迟不能动笔,于是在梦境启发下,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创作出留名青史的壁画的故事。”

在艺术馆精妙的数字化展陈背后,是超过40个像素级壁画人物3D建模与近千个2D模型支撑,它们让沉睡的壁画跃然于屏幕之上,更具感染力。为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中国传统工笔画法中的十八描,艺术馆专门请画家重新创作了一幅壁画,并用实拍的方式记录下来。游客还可以通过屏幕、虚拟现实设备等与壁画进行互动,进一步加深对壁画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如果说炫酷的光影视觉效果是外衣,那么法海寺壁画的文物学术价值则是整个展览的内核。“文博机构在利用科技讲好文物艺术价值时,应注重内容与技术的结合、参观者的观展体验、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文化的传承和普及等方面的工作。”李旭明说,艺术馆在策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题,如人物形象的流变、服饰盔甲的分析、创作工艺及画法等,纵向深入挖掘法海寺壁画的内涵;同时还选用了国内外近百个文物、石窟等资料,与法海寺壁画进行横向的对比,从而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法海寺壁画的来源与影响。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内景

“在大雄宝殿,我感受到了法海寺壁画真迹的动人心魄;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我开始读懂这些壁画的背后故事。”一位游客的感叹,道出了壁画真迹与数字艺术再创作在参观体验中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今,对法海寺壁画真迹和法海寺壁画艺术馆进行一站式打卡,成为许多游客的共同游玩攻略。据艺术馆统计,前来参观的游客中,有30%左右为亲子观众。 

自开馆以来,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在做好文物数字化展陈的基础上,还在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例如定期邀请历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让观众在专业指导下体验工笔重彩”“沥粉堆金”“非遗传拓等项目。即将到来的暑期,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也将举办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包括暑期夏令营、小小讲解员与志愿者训练营、中国传统手工制作体验、学术讲座等,并为入馆观众提供每天两场公益讲解,让更多人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记者/王广燕 白继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