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绒业锁定“面值退市”,曾是“A股不死鸟”,这次为何不同?
​第一财经 2024-06-11 21:25

又一家非ST股锁定面值退市。今日,中银绒业(000982.SZ)再次跌停,报收0.4元/股。

截至目前,该股已连续12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即便此后8个交易日涨停,也无法重回1元上方。这也意味着,中银绒业已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银绒业此前曾多次从退市风险中"死里逃生"。此次最终难逃退市"终章"除政策面因素外,也与其背后的股东结构、转型后业绩失利等因素有关。

锁定面值退市

连跌多日后,中银绒业面值退市危机持续发酵。

今日,中银绒业再次下跌,报收0.4元/股。考虑到该股已有12个交易日低于1元,且接下来8个交易日涨停也无法上涨至1元上方,满足"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不足1元",业内多认为该股已锁定面值退市。午后,该公司再次发布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修订)第9.1.15条的规定,若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终止上市的,公司股票将不进入退市整理期。这也意味着,该股将不进入退市整理期,成为第二家面临退市的非ST股。

回顾中银绒业近1个月内的股价演变,堪比"过山车"。5月13日~5月23日期间,中银绒业开始在1元警戒线上方徘徊。5月24日,该股首次下行至1元下方,随后股价开始加速下滑。5月27日至29日连续三日涨停,5月30日短暂涨停后,此后持续下挫。截至6月7日收盘,股价定格在0.44元/股。

股价迅速下滑至警戒线下方,中银绒业也曾祭出自救措施。根据公告,中银绒业董事会在5月5日宣布将拿出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4000万元的金额回购公司股票。截至5月31日,累计回购金额已达到3941.9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的最高成交价为1.14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元/股。但回购似乎难挽颓势,当"子弹"打完之际,5月31日中银绒业的股价仅为0.71元/股。

拉长时间线看,2024年以来,中银绒业的股价从1月13日的高点1.77元/股下滑至目前的0.4元/股,区间跌幅超76%。

曾是股市不死鸟

值得注意的是,资料显示,中银绒业成立于1998年,最初以羊绒及制品经营为主。自2015年开始,中银绒业的扣非净利润多年亏损,多次披星戴帽,期间靠变卖资产、破产重整等手段保壳,成为A股"不死鸟"。

回顾中银绒业保壳历程,可谓跌宕起伏。上市不久,该公司2005年首次进入"亏损模式",2006年二次亏损被*ST,不得不依靠非经损益在2007年保壳成功。从2014年下半年起,公司又回到了盈亏边缘,2015~2016年连续2年亏损导致股票被*ST,但公司策划转型游戏领域,再次拉升市场预期,股价大涨。

最经典的一次保壳战发生在2017~2018年。当时中银绒业经营状况恶化,退市风险高悬。2017年下半年,中银绒业先在公告中披露了拟向当时的控股股东中绒集团出售除羊绒、羊毛、等贸易业务以外的资产及负债;该项业务占中银绒业2016年末总资产的81.95%,是上市公司的亏损大头。

2018年上半年,中银绒业再次打出"保壳组合拳",接连官宣政府补贴、债务豁免等消息。根据当时公告显示,该公司在2017年12月29日收到地方政府总计6.45亿元"经营性财政补贴",同时长期业务合作单位合计豁免债务金额1.12亿元。当年,该公司业绩扭亏为盈,暂时摆脱退市危机。

持续下跌背后

此次中银绒业股价持续下跌,难以重现此前的"保壳"神话,业内多认为与中银绒业的股东结构、业绩状况有关。

一方面,中银绒业无法继续拿出强有力的保价举措,与公司目前股权结构分散有直接关系。

截至4月底,中银绒业的大股东为恒天聚信(深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恒天聚信"),持股比例仅为6.39%。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为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分别持有5.99%、4.02%股份。此外,恒天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恒天金石")持股比例为4.01%。

更雪上加霜的是,其中持股比例较大的恒天聚信、恒天金石被业内认为具有"中植系"背景,难有能力化解此次危机。

根据企查查信息,恒天聚信背后股东为恒天金石,持股比例为99.86%。恒天金石的大股东为北京青杨投资中心(合伙)(下称"青杨投资"),持股比例为30%。而青杨投资背后大股东为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而早在去年,中植系就已流动性枯竭,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基本无暇他顾。

另一方面,中银绒业虽转型新能源业务,但因周期波动影响,业绩未见起色。根据财报,2023年中银绒业实现营业收入4.99亿元,同比下降20.47%,中银绒业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5亿元,同比下降1416.11%。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1063万元。

磷酸铁锂、石墨化加工业务领域的周期波动或是"导火索"。公司在年报问询函回复中称,2023年受原材料碳酸锂、磷酸铁价格波动影响,磷酸铁锂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多出现下滑。

此外,该公司在2022年收购河南万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万贯实业")。根据公开资料,万贯实业已取得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制品生产项目的相关批复。但2023年,受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和负极材料的价格大幅回落影响,河南万贯当年承诺业绩完成率为28.97%。导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亿元。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近期严监管下,资金从小微盘股出逃是中银绒业出现退市危机的关键原因。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从严设定了多项退市指标,此后小微盘股开始震荡走低。根据wind数据,5月以来,万得微盘股指数(8841431.WI)下跌已超9%,多只股票下行至1元警戒线边缘。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新国九条的新退市规则下,部分小微盘股在业绩、规模上相对较弱,触发强制退市风险可能性相对较大。

中小投资者"受伤"

根据财报,截至一季度末,中银绒业的股东总人数为11.62万户,人均流通股3.67万股。

部分中小投资者参与到退市博弈中。根据深交所披露,中银绒业在5月27日至6月7日跌幅严重异常期间累计下跌55.56%,获自然人累计买入15.99亿元,占比95.14%;其中,中小投资者累计买入12.76亿元,占比75.91%。机构投资者累计买入5414.76万元,占比3.22%。

值得注意的是,中银绒业并非个例。今年遇到退市危机的非ST股还有鹏都农牧(002505.SZ)、华闻集团(000793.SZ)、正源股份(600321.SH)。目前正源股份已同样锁定面值退市,鹏都农牧目前已有5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华闻集团在连续6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后,近两个交易日股价重新站回1元上方。

近期,市场关于涉及退市的中小投资者保护讨论也逐渐升温。

一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近期由于上市公司退市较为频繁,投资者的心态也在悄然变化。此前"超小炒差"的风气逐渐消失,甚至市场上还在流传不同版本的风险企业清单。

监管方面也已有动作。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时提到,上市公司退市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于退市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对上述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王方然)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