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明日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07:05

集纳多方力量,汇集二十余家艺术团体、融汇多种艺术形式,形成跨界融合的视觉效果……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情系中华 长城之约”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即将于6月7日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望京广场举办,集结多领域名家名角,展示北京在保护长城和弘扬长城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讲述长城故事。不仅是现场观众,夜游长城的游客也可在高处观看演出,感受别致的光影效果。

二十余家艺术团体献艺

昨天下午,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望京广场,演职人员在总导演的指挥下彩排融合性节目《文明的纽带》,来自北京戏剧艺术职业学院、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演职人员多次就走位、动作配合等进行切磋,力求尽善尽美。在彩排中,导演不仅对演出呈现的整体性进行指导,还严抠细节,具体到演员应该站在哪一块地砖的边缘上,在哪个环节应该有互动等。在正式演出前一天,工作人员、演职人员还将再进行一次全要素演练。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介绍,长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涉及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中共北京市延庆区委宣传部、北京市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延庆区文物局等多方、多部门,相比专业演出,大型活动的特色更为突出,所以协调多方力量讲好长城故事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参演的不仅包括北京演艺集团的九大文艺院团,还包括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舞蹈学院、天津市曲艺团等来自京津冀的艺术文化团体。”董宁介绍,不仅有专业院团,更值得期待的是,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昌平区、延庆区、门头沟区等北京长城沿线六区都加入了演出,其中,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贡献了专业节目,其他区则参与了群众性演出,讲述各区在长城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

多种艺术形式集中呈现

舞蹈、戏曲、朗诵、民乐、交响乐、合唱、曲艺……在彩排现场,多种艺术形式,或单独展现或融合展现,呈现出令人赞叹不已的视觉效果。

2024长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总导演、北京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导演何晓彬介绍,文艺演出以“群众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原则,融合舞蹈、戏曲、朗诵、民乐、交响乐、合唱、曲艺等多种艺术门类,集纳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京西太平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以及现代“广场舞”等表演形式,古今交汇、中西交融,通过“中国的长城”“世界的长城”“人民的长城”三个演出篇章,集中展现长城文化带的建设成果。

“不仅是艺术形式多,我们还采用了跨界融合的形式,既有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也有古今融合、中西融合,从而呈现独特的艺术效果。”何晓彬说,比如《舞动长城》采用了中国鼓与唢呐共奏的形式,在露天的长城脚下,呈现锣鼓喧天的演出效果。《文明的纽带》则融汇了婉转悠扬的中国戏曲《海岛冰轮》与高亢激烈的美声《卡门》,实现中西融合。

集结多领域名家名角讲述长城故事

同时,为了向观众更好地传递这场演出的艺术气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任志宏、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春妮将分别作为本场文艺演出的“讲述人”及主持人,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接续每一个篇章的串联。

演出还邀请到濮存昕、宋飞、温玉娟、王莉、齐克建、王洪玲、李菁、王平、李少杰、扎西顿珠等众多名家大咖,通过丰富多样的文艺表达,展现人民群众对巍巍长城产生的情感联结与情感共鸣。其中,濮存昕、温玉娟将朗诵《我与长城》,通过诵读的方式展示对长城的“诗意表达”。

亮点

五层画面层层递进 打造绝美视觉效果

在演出现场,远山上蜿蜒不断的长城形成了绝佳的远景幕布,现场近景布置也用尽了巧思。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演出现场以围合的形式形成一处相对闭合的空间,在最远处,是长城各处敌楼上的“大观众区”,稍近一些,是由三层座椅搭建的互动观众区,再近一些是露天观众席,最中心则是舞台区,形成层层递进的舞台效果。

在演出前夕,总导演何晓彬也对演出即将呈现的舞美效果、视觉效果进行了“剧透”。“此次演出在长城脚下的望京广场举办,为了让整体舞美空间在视觉上更加聚拢、聚气,我们将长城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舞台景片的造型之中,远景长城、山脉光影、近景荧幕、表演舞台以及互动观众区这五层画面层层递进、交相呼应,形成互动感极强的观演关系,用丰富艺术的语汇带领观众从‘中国的长城’走向‘世界的长城’……”何晓彬说,借助这样的围合舞台布置形式,台上台下的演员观众将形成互动,在开场环节,开场曲《长城谣》将以演员与观众相互拉歌的方式点燃全场;在演出尾声,将通过“众人”表演广场舞《万里长城永不倒》,把气氛推向高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