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中国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世界首个绦虫身体化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19:54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5月22日发文称,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带领团队在一枚来自白垩纪缅甸克钦琥珀(距今约1亿年)中发现绦虫化石,揭示了远古时期的绦虫生活史。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5月22日下午,参与了此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了这只琥珀中的绦虫是如何被发现的。

据罗慈航介绍,绦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已知约500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能感染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人类。根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推测,绦虫在古生代中期(约4亿年前)已经出现。但由于绦虫的寄生习性以及软躯体易于降解,绦虫化石记录极其罕见。因此,科学家们对绦虫的早期演化知之甚少。

罗慈航说,实际上,这块包裹了绦虫的琥珀化石进入研究所已经有10年之久了。几年前做其他寄生虫的研究时,他收集了不少标本,这次发现绦虫的琥珀就是其中的一块标本。“当时还不知道其中长条形的生物具体是什么。”

在显微镜观察后,罗慈航发现,“这个琥珀中的虫子身上都是钩”,和他想要研究的寄生虫不一样,因此对这块琥珀的研究就先搁置了。但罗慈航一直想着这块奇怪的标本。

2023年9月,抱着“想要搞清楚这块琥珀中的虫子究竟是什么”的念头,罗慈航重新开始研究这块琥珀。

他回忆说,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了绦虫的图片,经过几个月的对比,他和团队成员发现琥珀中的虫子表面有大量钩状结构、前部还有层层的锥状结构,这些都和绦虫的特征很像。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咨询了国内外的绦虫专家,最终确定这块琥珀里的生物就是绦虫。

罗慈航表示,这块琥珀只有大拇指甲盖大小,与如今的绦虫相比,距今约1亿年前的绦虫体积更大,“现生的绦虫的锥吻基本上不超过3毫米,这枚琥珀中的绦虫锥吻则达到了10毫米。”

罗慈航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枚化石是世界上首个被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因为绦虫通常寄生在动物身体内部,同时又是软躯体,没有什么硬质的结构,所以它很难在化石中保存下来。”

他和团队成员推断,这条绦虫或许来源于海洋宿主体内,宿主可能是鲨鱼或鳐鱼。“也许宿主因为风暴或者其他原因在沙滩上搁浅,恐龙之类的捕食者在撕咬时,寄生在鱼内脏中的绦虫掉了出来,刚好被琥珀包裹住。”罗慈航说,这种现象非常罕见。

他介绍说,除了绦虫,这枚琥珀化石中还包裹了沙砾、植物产生的物质和一只蚧壳虫,“这都说明当年这块琥珀沉积的地方离海不远。”

实习生 卢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熊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