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每所学校将建设为平急两用“安全岛” 构建区域校园“安全岛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14:10

5月11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北京市“校园安全岛”平急两用建设现场会在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门头沟构建区域校园“安全岛链”,每一所学校建设为平急两用安全岛,并形成相互两联资源互补的“岛链”,师生和群众共同成为安全“岛主”。

“捂好口鼻,弯腰行走,迅速撤离到操场!”伴随着一阵警报声响起,妙峰山民族学校进行“全要素”安全疏散演练,在各层疏散引导人员的指挥下,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预定路线有序疏散。此次应急演练涉及消防应急、交通安全、校园防暴、防震演练、应急自救、抗洪避险、心理疏导等多个场景,帮助师生强化自我防护意识,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妙峰山民族学校挺身而出,在断水断电和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利用校内教室、会议室等累计安置受灾群众1112人次,把学校变成了临时避灾场所和防汛抗洪救灾人员驻地,学校成为了“洪水中的高地”,更是妙峰山地区“文明的灯塔和大爱之所”。去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来到妙峰山民族学校指出:“学校在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而且很好发挥了‘安全岛’作用,要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探索建立平急两用校园“安全岛”新范式

如今,如何实现校园平时、急时的功能转换,成为门头沟区教育系统深入思考的首要问题。校园“安全岛”对内联系师生、对外是联系群众、接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平时,安全岛是师生以及社会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安全知识传授、应急演练、安全实践等课程化培训,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发生灾难时,学校的安全岛就成为师生和群众的避难之所、救援出发地和物资中转站,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灾难的破坏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门头沟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门头沟区探索校园“安全岛”新价值,构建区域校园“安全岛链”,师生和群众共同成为安全“岛主”。将每一所学校建设为平急两用安全岛,并形成相互两联资源互补的“岛链”,在满足师生群众日常安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构建沿河安全体系,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实现评级平急两用,筑牢师生和群众安全长廊。

此外,师生和群众共同成为安全“岛主”。“将构建起平急两用工作体系,学校的党组织和行政班子负责,干部教师和学生明确平急工作职责,与当地政府、村居以及应急部门构建协调联动机制。”该负责人表示,“安全岛”日常开展师生和群众安全教育培训演练,“急”时,全体人员各司其职,启动救灾工作机制,在人员安置、物资调配、抢险救护、心理疏导等方面实现功能转换。

“23·7”洪灾转化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实验室和“活教材”

向阳花、绿黑板、柴扉计划、绿色屋顶计划……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将“23·7”洪灾转化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实验室和“活教材”。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因洪水倒塌的校园围墙成为20余所学校开展“柴扉计划”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生态教育“绿黑板”,京师实验中学和黑山小学教师参与“围墙添绿意,柴扉护家园”主题研讨,为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定制一堂利用所学知识重建美好家园的实践课;门头沟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围绕“如何使校园围栏更坚固更美观”主题,向专业工作者学习光机电测一体化设备使用方法,诊断护坡的安全性,并结合物理学科知识手绘护坡草图;新桥路中学的师生到灵溪中小学生态教育基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柴扉计划”跨学科主题研究,将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最生动最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引入课堂。

不仅如此,还进行“校园安全岛”主题项目式学习,助推跨学科整合。北京八中京西校区附属小学结合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校园安全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这一问题并制定方案,分年级同步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文献阅读,综合语文、数学、科学、工程、美术等各学科知识与技能,为打造校园安全岛出谋划策。将学校升级改造为所在社区的应急避难中心,具备居民避难、物资空投、医疗救护、救灾指挥、救援部队驻扎等功能。此外,门头沟区教委组织全区中小学,通过大思政课等方式,将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化作最有说服力的现实“教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