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毒野菜”难辨识,切不可乱采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14:30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大家都去哪里踏青呀?春风十里,花草萌发,又到了吃野菜的季节。在野外,经常会看见带着工具“挖呀挖呀挖”的挖菜族。很多人外出踏青时,也经常会采摘一些野菜回来尝尝鲜。不过,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那些善于伪装的“毒野菜”。(4月27日《北京青年报》)

野菜也称野生蔬菜,通常是指在野外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根、茎、叶、花或果实等用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多个不同气候区,故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且有着悠久的野菜食用历史。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有野菜213科、约1800多种,常见的野菜约200多种。按生长质地,野菜可分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木本植物;按食用部位,可分为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根菜类和菌类等六大类。

春尽夏至,万物生长,正是吃野菜的好时节。很多人认为,野菜自然生长在野外,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这种观念其实存在误区。首先,野菜有不同的属种,在营养成分上与普通蔬菜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不存在营养价值更高的问题。比如,很多野菜属于寒凉性质,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可能会损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对野菜有过敏史、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也不宜食用野菜。

其次,作为药用植物的野菜,少量食用或可获得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像普通蔬菜一样过量食用,对健康则可能适得其反。比如,一些野菜有苦味,有的还有毒素,要经过浸泡、焯水等工序分解去除部分毒素后方可食用。而且从外形上,“毒野菜”也难以辨识。诸如酷似水芹菜的石龙芮、假扮黄花菜的萱草、形似喇叭花的曼陀罗等有毒植物,很容易让人误采误食。一旦误食,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还应看到,生长在野外的野菜并非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比如,生长在高速路附近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路边尘土的污染;工厂附近、污水附近、垃圾填埋场附近生长的野菜,也容易受到环境污染,这些区域的野菜都不宜采摘食用。小区或公园的野菜虽未受到环境污染或未施用化肥,但管理人员通常会对绿化树木定期喷洒杀虫剂和农药,而平时浇灌的中水达不到饮用标准,汲取中水生长的野菜也不符合食用标准。

因此,乱采乱食野菜是很危险的,稍不留神就可能带回“毒野菜”,这需要引起公众的高度警惕。由于“挖野菜”被赋予健康、传统、乡愁等情怀,近年来各地挖菜族猛增,有的无视警示牌提醒、工作人员劝阻,在一些公共绿地(如公园、小区)滥挖滥采,不仅损害公共利益,对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破坏。相关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目前,一些城市已对这种乱挖乱采行为采取罚款等管控措施。

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野菜的人工栽培。对于爱吃野菜的市民来说,不妨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不要随便在散商游贩处购买,避免误食“毒野菜”。

文/付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