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集中策划一批运河游精品路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07:21

按照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领导小组确定的2024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方案和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今年将对《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三地协同监督。本次执法检查北京方面共设立四个专题检查小组,并探索京津冀三地人大协同监督的工作方式方法。

4月2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围绕美丽运河、魅力运河,本市将集中策划一批运河游精品路线,擦亮大运河文化旅游金字招牌。

大运河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

2017年以来,本市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目前,大运河以线串珠、以珠带面的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基本形成,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万寿寺腾退保护修缮、八里桥腾退保护、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5A级创建、北运河(京冀段)全线游船通航、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全面建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正在从建设为主进入到更加注重文化内涵挖掘的新阶段。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本市将深入落实《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与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发力,持续提升大运河整体文化和生态品质,使大运河成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工程。

整体构建大运河文旅休闲带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本市将多措并举开展遗产保护,加快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二期、白浮泉遗址环境整治等工程,出版发行《大运河文化辞典·外省市分卷》,生动展现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提升沿岸生态品质方面,将持续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加快推进通惠河(通州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实施庆丰公园升级改造,整体打造水城共生、人水亲和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长廊。

文旅领域也有不少期待,本市将持续激发沿线发展活力,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价值,整体构建大运河文旅休闲带。依托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引入更多文旅项目,打造大运河旅游精品。围绕美丽运河、魅力运河,集中策划一批运河游精品路线,擦亮大运河文化旅游金字招牌。高水平运营好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集中展示全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成果。

重点检查文旅融合发展等

按照监督工作方案,本次执法检查北京方面共设立四个专题检查小组,分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题小组、河道水系保护专题小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小组、文旅融合发展专题小组。

检查重点有五方面内容,其中包括,政府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情况,主要是与津冀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执法协作机制情况等;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主要包括统筹大运河及沿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保护体系情况,主要是开展大运河文化宣传,加强数字化展示,与津冀联合策划大运河主题文化活动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情况,主要是加强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规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旅游通航等等。

本次三地将探索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方式方法,把专题培训、书面检查、本地实地检查与座谈、京津冀交流研讨、京津冀协同检查等方式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提升监督实效。据了解,在本地执法检查开展后,京津冀三地人大召开交流研讨会,介绍本地执法检查基本情况,研究三地协同监督事宜。在监督过程中,当三地中的一方作为执法检查主体时,另两方参与协同调研活动,在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机制领导下,共同推动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解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