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红色基因传承,形成强大精神引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8 07:04
每一处革命圣地、每一件历史文物,都讲述着壮阔动人的英雄事迹、承载着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利用好“红色基因库”,让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更加宽广,从而形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引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红色遗址,浸透了血与火的历史,勾勒着当年的峥嵘岁月。新征程上,面对新的风险挑战,我们依然要从党的过往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各地红色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游客们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天安门广场、井冈山风景旅游区、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西柏坡景区等成为清明假期热门红色旅游景点。统计显示,家庭出游人数占整体红色旅游人数的45%。聚焦红色旅游人群的年龄分布发现,31—40岁的中青年人占比最高,达到了3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第一年。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度过的这个清明节,红色旅游火爆的背后,既是公众缅怀先贤、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也是各地持续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最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血脉赓续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展现的苦难辉煌发掘出来,把党的领袖、革命先烈、人民英雄的崇高境界展现出来,把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奋斗牺牲的高尚情怀表达出来,把红色资源革命性的价值意蕴、多样性的存在样态和时代性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使红色基因得到最充分的表达、最广泛的传承,是确保中国共产党血脉永续、革命传统精神永存、红色江山根基永固的必然选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革命文物作为一个特殊类别,它既包括那些与革命斗争有关的遗址遗迹、革命会议旧址、革命纪念设施,比如遵义会议会址等,也包括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半条被子”这样的实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瞻仰革命文物、缅怀革命先烈,并就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承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文物无言,但它们身上承载的革命历史和伟大精神,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今年清明节期间,超6万人次观众走进京城红色场馆和红色旧址,重温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从清华园车站旧址到颐和园益寿堂,再到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不少市民趁着假期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红色故事,汲取精神力量。在香山革命纪念馆,“打卡·纪念馆里的二十四节气”线下活动3天吸引数千观众,新颖的形式深受大家喜爱。

在甘肃平凉,红色游与生态游、休闲游、乡村游等多种业态巧妙融合,通过“红色+”“产业+”“科技+”的良性互动,推动红色旅游业态不断创新。在河南大别山,参加红色研学的学生在食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中,既体会了大别山精神,也锻炼了动手能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在精心设计展览陈列的同时,正在用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活动,让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活跃起来、立体起来、生动起来。

每一处革命圣地、每一件历史文物,都讲述着壮阔动人的英雄事迹、承载着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利用好“红色基因库”,让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更加宽广,从而形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引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无论是增强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力度,以口述历史方式寻访亲历者和见证者,抢救征集革命史料,还是充分利用大数据、AR、VR等数字技术,活化红色文化资源,建好红色家谱;无论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还是增强红色教育基地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感受,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都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

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红色遗址,浸透了血与火的历史,勾勒着当年的峥嵘岁月。新征程上,面对新的风险挑战,我们依然要从党的过往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