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船停进绘景间, 国家大剧院版《漂泊的荷兰人》即将上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31 21:12

国家大剧院地下深处的绘景间里,一艘巨船暂时“停泊”,长12.8米、高5.1米、宽7.5米的体量顶满了大半空间——瓦格纳歌剧向来以宏大著称,由此可见一斑。4月10日至14日,国家大剧院制作《漂泊的荷兰人》即将迎来第3轮演出,并拉开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4的帷幕,目前,整个剧组正在紧张排练中。

《漂泊的荷兰人》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一部瓦格纳歌剧,首演于2012年,著名歌剧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领衔的主创班底在舞台上搭起了一个壮阔诡谲的奇幻世界——被诅咒的船长荷兰人穷其一生都要在海上流浪,7年才能上岸一次。又一个7年轮回里,他们停靠在挪威海岸,邂逅了挪威船长达兰德美丽的女儿珊塔,然而命运已再次开始转动残酷的齿轮。《漂泊的荷兰人》第一幕描绘了两船相遇的情形,排练探班现场,托马斯·卡则里、迪米特里·乌利亚诺夫、王冲等中外歌唱家脚踏摇晃的大船,在复排导演斯蒂芬·格劳格雷的调度下展开了瓦格纳磅礴的音乐画卷。

之所以把排练从普通的排练厅改到宽阔挑高的绘景间,重要原因便是布景太过庞大。舞台监督李根实介绍,绘景间里现在摆放的大船是挪威船,荷兰人红帆黑桅的“鬼船”更加雄伟,长13.6米,宽近9米,实在难以“塞”下,只能用简易的框架模型暂时代替。正式演出时,幕后换景既需要调动舞台机械和装置,也要靠人力,“可能同时需要60到70人来完成,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中是体量很大的一部作品。”

荷兰人的巨船目前只能以简易模型代替

《漂泊的荷兰人》发生在海上,导演和舞美设计着意表现了海浪的颠簸。“两艘船都设计成可摇晃的装置,当情节紧张、音乐强烈或者剧情里突然来了一个风浪时,工作人员就会根据不同的幅度来摇船。幅度被划分成5级,1级像微风的效果,大的浪头可能是4级。让歌唱家走上大船排练,也是帮助他们提前适应这种摇晃。”李根实说。

逼真、震撼,是这一版《漂泊的荷兰人》直观的视觉印象。在巨船的基础上,薄纱、丝绸与12块大幅投影幕布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把波涛汹涌、狂风肆虐的大海以近乎裸眼3D的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全剧重中之重的高潮部分,珊塔跳入海中,荷兰人的大船倾覆在高浪里,令人心惊哀恸。而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表现沉船场景,需要一些巧思,“船上的液压装置会让船头先翘起来,展现船舱进水后真实的物理效果,之后再用整个主舞台载着船头下降,双重叠加,在视觉上加大船体的错位感。”李根实说。

宏伟的舞台制作承托起瓦格纳波澜迭起的音乐、故事中牺牲与救赎的哲学命题,让这一版《漂泊的荷兰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戏”。

记者/高倩 方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