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I 影视出海十年 ,北京出品从“走出去”到“留下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9 09:54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拉美,北京出品的《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恋33天》等现实题材影视剧DVD首次成为“国礼”。这不仅使长期以丝绸、瓷器、绘画等艺术品为主打内容的“国礼”更具时代感,也为外国友人打开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近些年来,北京出品越来越受到全球观众欢迎。早在2011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出品的《后宫·甄嬛传》就成为首部登陆奈飞的国产剧;2017年,奈飞再度购买了北京出品的《白夜追凶》的海外发行权;2018年,北京公司参与出品的《琅琊榜》在阿根廷主流媒体播出,引发轰动;2022年首播、北京公司参与出品的《人世间》,在摄制阶段就被迪士尼买入版权。

1711676538188.png

从2014年到2023年,北京出品的影视剧出海,从模式、内容和深度都在升级换代,正在从追求“走出去”向“走进去”“留下来”转变。

走出去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出海

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自2014年启动至今,已促成数百部国产影视精品借船出海,走进了英国、芬兰、希腊、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11676684456.png

在进军欧美、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北京出品在非洲的落地更为引人瞩目。四达时代集团在非洲开展广播电视业务10余年,以承办“北京优秀影视剧非洲展播季”为抓手,推进优秀北京影视剧走向非洲。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迄今,他们已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科特迪瓦等12个国家举办落地活动,将142部以京产作品为主的优秀中国影视剧用英、法、葡及斯瓦希里、豪萨语等近11种语言在非洲播出,覆盖撒哈拉以南30多个国家和80%以上人口。通过不断的努力,让非洲民众看得到、看得懂、看得好中国故事,在非洲掀起“中国剧热”,充分展现了开放、文明、和谐、包容、美丽的当代中国形象。如今,“展播季”已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京产影视剧出海,正从过去的单打独斗逐步过渡为主管部门牵头的集体亮相。2024年3月11日至14日,“北京大视听”品牌携20部重点作品亮相香港国际影视展。这是该品牌首度站上香港国际影视展这个面向全亚洲文艺观众的国际舞台。

1711676948786.png

此番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北京既带来2023年已经与观众见面的高口碑作品《欢迎来到麦乐村》《鲲鹏击浪》《父辈的荣耀》《追光的日子》《梦中的那片海》,也带来2024年开播后受到好评的《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在暴雪时分》《南来北往》,以及即将与观众见面的重点作品《上甘岭》《大海道》《风禾尽起张居正》《玫瑰的故事》等。

据了解,北京于2023年建立“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工作机制,已经接连推介了140余部文艺精品项目——过去一年,“北京大视听”接连亮相上海电视节、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四川电视节等三城四大盛会,为京产文艺作品出海奠基铺路。

1711676902667.png

走进去 从以“我”出发到从用户着眼

在达成“走出去”的初步目标后,京产影视剧出海正进入“走进去”阶段——“走出去”是以“我”出发,“走进去”却是从用户着眼,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

要想“走进去”,首先要解决的最大关卡是语言关。听得懂,才会愿意看。四达时代介绍,起初,他们在向非洲推介京产影视剧时,一般是将影视剧译配成英语、法语、葡语等很多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后来,他们发现其实很多非洲人并不会说也听不懂这些语言——只有本地语才能大大提高中国影视剧的到达率、吸收率。

于是,自2016年起,四达时代陆续在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南非、莫桑比克等国家举办了20多场“中国影视剧配音大赛”,寻找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祖鲁语等语种的“好声音”。很多非洲当地人因此获得了来中国工作的机会。2023年5月在“中国—非洲—阿拉伯视听之夜”现场表演配音的坦桑尼亚小伙亚历克斯,就是其中一员。他是从2017年第二届斯瓦希里语配音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来中国工作后,他已经参与了《鸡毛飞上天》《仙剑奇侠传》等电视剧的斯瓦希里语版配音工作。

现在,影视剧非洲本地语的译配工作进一步前移到了非洲当地,四达公司已在坦桑尼亚设立斯瓦希里语译配中心、在南非设立祖鲁语译配中心等。

1711677039353.png

电视剧《破冰行动》在非洲播出时的海报

留下来 从销售版权到输出IP

在世界范围内用华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国内影视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华语IP输出的模式升级,以当地语言的原创内容参与海外市场竞争。

这其中, IP翻拍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所谓IP翻拍,就是指以现有优质原创IP的海外翻拍为抓手,采取合拍合制的方式,用更符合当地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风格”,实现真正的“留下来”。

《三十而已》在泰国的输出,就是典型的例子。该剧2020年首播出圈,成为知名IP,目前已被开发出泰国版、日语版和印尼版。其中,泰国版2023年6月在泰国曼谷开机,今年1月已经杀青。电视剧采用全明星阵容,共有8位泰国一线明星参与拍摄,包括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泰版《浪漫满屋》的女主李海娜以及“推哥”Push,还有泰国金天鹅影帝。

1711677052444.png

电视剧《三十而已》在非洲播出时的海报

1711677133753.png

泰版《三十而已》海报

业内人士认为,比起单纯将版权卖出,此类售出IP及合作制作的方式更有意义:首先能使国内影视公司获得更高的收益——根据电视剧《三十而已》的出品方柠萌影视公告,随着海外剧集版权发行业务回暖,目前柠萌影视剧集海外发行价格为过往年度剧集的三倍。尤为重要的是,IP输出,更能有效保持剧集原有的叙事内核和做剧方法,更能保障一个内核是“中国故事”的作品实现本土化的优质落地。

像《三十而已》这种IP输出模式,京产影视剧也有先例——2020年12月韩国tvN电视台播出的《哲仁皇后》,就翻拍自2015年的京产网剧《太子妃升职记》,沿用了剧中“现代男性穿越成古代太子妃”的核心概念设定;而北京出品的《猎罪图鉴》,其泰国版也正在开发中,今年即将开机。

影视剧走出去,从古装剧、头部剧的“少数派”专利,演变成轰轰烈烈、“乘风破浪”的潮流;从几年前的零星“出海”,走向批量“出海”;从地缘与文化更接近的东南亚,走向欧美的主流平台;从过去的不停奔走于国际交易市场、自己动手布置展台、发掘意向客户,到如今综合自主发行、一剧一谈、节展销售、线上云平台推介的发行模式;从单纯的版权销售,到如今的“内容出海、合作制作” ……可以说,包括京产影视剧在内的“国剧出海”正进入新时期,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