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果你不放弃,我也不会放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8 10:00

▲●我已经跟蜂农在山里跑了十多年,最快乐的事就是认识了他们

▲●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养过蜜蜂,但根本没见过那么刺激、那么了不起的养法

▲●我告诉他们,我特别爱熊,你们不能报仇。他们就把电线架到树上,再把蜂桶和蜂箱搬到线上,真的站在上面,在悬空的线上养蜜蜂

▲●那年的货卖完后,我们有一个蜂农赚了20万

▲●既然我们已经发展到这里,你们已经那么辛苦,不能白忙一场,我不想这个事情不成功。算了,那我就不离开了

Katrina Klett,养蜂人,Elevated Honey Co.云上蜜缘创始人,来自美国的一个养蜂家庭,从小在养蜂的环境里长大。在她的记忆里,从小到大的生活都与蜜蜂紧密相连:“夏天我们在北方产蜂蜜,秋天搬到南部的加州授粉,冬天再搬到得克萨斯州培育有抗体能力的蜂王……”

除了养蜂,Katrina最大的爱好就是学外国语言。高中毕业以后,她去了很多不同国家找短期的养蜂工作,一方面可以了解世界上各种养蜂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每个地方的语言。

2008年,Katrina的爸爸和她谈起:“如果我是一个喜欢学外语的年轻人,那我会去中国。将来不管你住在哪里,中文肯定会特别重要。”Katrina想:“好,那我就去看一下。”

这一来,Katrina就和中国结下了十多年的不解之缘,在云南深山里找到了热爱。

钻进云南深山,就不想走了

刚到北京,Katrina在中国农科院的一个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实习。她的老师李建科教授除了实验室的工作以外,还在全国各地做养蜂的扶贫项目。有一天,李教授跟Katrina说起:“有个地方在云南的迪庆州,叫维西县,环境特别棒,但是经济条件比较有限。我暂时没有时间去那里做扶贫,你要不要代我去考察?”

Katrina当时本来正计划回美国老家,但听老师这么说,她决定:“不管了,先过去考察再说。”于是,她2009年就到了云南的维西。

在维西一下车,Katrina就知道,这个地方肯定是个养蜂天堂,“因为它植被非常丰富,到处都有各种昆虫,是个非常美的地方。”后来Katrina在资料中知道,维西可能是世界上温带地区植被最丰富的地方之一。

不只是环境,这里的养蜂传统也让Katrina印象很深。维西的少数民族特别多,有纳西族、傈僳族、彝族、藏族、玛丽玛萨族……特别是彝族和傈僳族,他们历史上就有养蜂的文化。“有一天我去了一个小村子格花箐,那里有十四个傈僳族家庭。我发现每个家庭都在养蜜蜂,以前我从没见过这种情况。”

看到这里的环境和养蜂文化,Katrina打电话给李老师说:“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养蜂,我就先不回美国了,在这里待一阵子。”

从那天起,Katrina就开始跟着维西的养蜂人们钻进大山,在那里的原始森林中寻找野生的中华蜜蜂。

没有见过那么刺激、了不起的养法

维西的养蜂人们很快就成了Katrina眼中的“英雄”。“他们进山以后可以待三四天,不需要带吃的和设备,所有野外生存所需的物资,他们完全可以在山里面找到。除了这些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跟着中华蜜蜂找到它们的树洞。在原始森林里有很多树洞,中华蜜蜂会钻进去,我的傈僳族朋友们可以爬到很高的树上,抓了蜜蜂后就放在笼子里面带回家里……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养过蜂,但我根本没有见过那么刺激、那么了不起的养法!”说到这里,Katrina兴奋地打开视频:“我想给你们看蜂农们是怎么爬树的。这是我们的向岑,他可能五六岁就开始爬树了,什么树都可以爬得很高,非常了不起。他们会从树洞里面把蜜蜂拿出来,装到自己编的笼子里,带回家后放在木桶里面养,到时候会取蜂蜜。”

刚见到Katrina这个年轻的外国女孩时,维西的养蜂人们以为所有的养蜂人都可以爬树,所以,有一天他们也叫Katrina一起爬一棵很高很老的树。Katrina说当时自己确实觉得很刺激,就一口答应:“可以可以”,也真的就跟着他们爬上了很高的树枝。抓好蜜蜂、取好蜂蜜,维西养蜂人们开始下树,而此时的Katrina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特别、特别高的地方,往下一看,整个身体开始止不住地发抖。“我说,我下不来了,你们帮我找一个梯子吧。他们说没有梯子啊,你就下来,没有问题的。他们安慰了我半天,我就慢慢往下蹭,最后终于跳下去了,他们抱住了我,没让我掉到地上。”从那天以后,没有人再叫Katrina一起爬树了,每次出去他们都嘱咐Katrina在地上等着,Katrina也会乖乖答:“OK,OK。”

刚开始,大部分维西养蜂人都不相信Katrina

见识到维西养蜂人的知识和能力以后,Katrina就特别想继续跟他们合作,“看看怎么把传统的养蜂文化变成一个创业项目,让他们可以挣钱照顾好家里”。

那是2009年、2010年的时候,村里没有人为了赚钱而养蜂。Katrina也发现,如果要发展这个事情,当地人的设备和方法有一些缺陷:“蜜蜂会把巢脾修在维西人的蜂桶里,但你不知道蜜蜂健不健康?有没有蜂王?蜂蜜多不多?空间够不够?蜜蜂在就在,不在就不在,所有的条件都不能调整,也就没办法很好地管理。但蜂箱里有一个木框,可以让你查看里面的情况,看看有没有蜂王,蜂蜜有多少,有什么需要调整。如果要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我想也许可以用一些现代化的方法跟他们的传统融在一起,看效果怎么样。”

但维西养蜂家庭的大部分人不相信Katrina,“他们觉得我疯了。因为那时候村里没有人卖过蜂蜜,他们不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沟通下,最后有五个人相信了Katrina,愿意跟着她想办法继续发展。于是,那之后的每个星期,Katrina都会为这五个人做培训,教他们怎么做蜂箱,怎么管理蜜蜂,怎么一手一手把蜜蜂从木桶转移到蜂箱里面。

基本的知识当地人学得非常快,因为他们有那么多年的经验,已经懂蜜蜂是怎么回事了。于是Katrina开始教他们更难的技术。比如,培育蜂王。“这是最难的一个技术,但是在维西的第二年、第三年,我就已经开始培训怎么育王。然后我们就可以人工分蜂,不一定每次都跑到山里面找。”

另一个问题是取蜂蜜的方式。维西养蜂人们没有买过蜂蜜,根本不清楚外面的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所以他们就把割出来的所有巢脾放在一个桶中,存在仓库里。但是这样的蜂蜜里面会有很多杂质,包括幼虫和花粉。Katrina就教他们用一个隔王板把蜂蜜分开到继箱,这样取蜜的时候,蜂蜜就会很纯净。Katrina记得:“刚开始他们不相信我,觉得我的方式浪费特别大,没必要,但是最后他们发现还是有用。”

那一年,有一位蜂农竟赚了20万

但是,Katrina也非常清醒和感恩:“从一开始,所有我想做的概念,他们都会适当地调整,让它们更适合本地的情况。说实话,这些方法如果没有他们帮我按照本地的情况来执行,我们不会成功。”

比如拿到蜂箱的设计后,维西人告诉Katrina:“你的蜂箱挺好,但在我们的山里面,可能修改一下会更有效。”比方说由于缺现金,制作或购买很多蜂箱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于是他们会利用森林里已经死掉的树根做成蜂箱,不需要从外面买。

再比如,大山里产蜂蜜的季节很短,只有一两个流蜜的时间,维西养蜂人们跟Katrina谈起,如果有两个蜂王,蜂群不是会更强大、产更多蜂蜜吗?Katrina告诉他们:“两个蜂王确实有可能产出更多蜂蜜,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会遇到问题——每只蜂王都有它自己的蜂王信息素,如果不把两个蜂王隔开,它们肯定会打架。”于是,他们就研究Katrina教他们的设计蜂箱的方法,搞出了双王蜂群。“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会接着自己搞实验,一部分双王、一部分单王,取完蜜后,他们来告诉我:‘我们的双王蜂群成功了。’我说,好,那就按照你们的做法去做!”

Katrina认真地说,“我一直很羡慕他们会用创意的做法,融合他们已有的资源、传统和我带进来的概念,去解决在本地遇到的问题。”她回忆,当时维西所在的保护区里,熊特别多。“熊非常爱吃蜂蜜和幼虫,我们的损失特别大。但是我告诉他们,我特别爱熊,你们不能报仇。他们就去一个发电公司拿了两条不要的电线,把线架到树上,再把蜂桶和蜂箱搬到线上。他们随便就可以顺着树枝爬上去,因为他们什么都可以爬,最后他们真的会站在上面,在悬空的线上养蜜蜂!我把这些照片给我爸爸看,他说,哇!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养蜜蜂!”Katrina的笑里,带着一份钦佩,也有一份自豪。

每当我坚持不下去时,就看看他们的照片

三四年过去,Katrina与蜂农们的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蜂场,有的人有三四个蜂场,产量也越来越大。

“你们可能以为这只是一个甜蜜的故事,但那时我意识到,自己原来想得有点单纯。”Katrina说,自己原来以为,培训后,维西人可以办自己的企业卖蜂蜜了,她就可以回家了。但她很快发现,语言不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村里只有一个人可以说普通话,与外界交流很难,“我们在一起,很多时候也都是我动手比划,他们点头。”Katrina知道,语言的障碍,直接导致维西养蜂人很难去上海、北京那些大城市寻找客户。

“另一个问题是,他们家里的责任很多,有家人要照顾,还有其他农活,不太可能去发展自己的品牌,销售自己的蜂蜜。我想,既然我们已经发展到这里,你们已经那么辛苦,不能白忙一场,我不想这个事情不成功。算了,那我就不离开了。”于是,为了把他们的蜂蜜卖出去,Katrina和她的维西养蜂人伙伴们就在维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Elevated Honey Co.云上蜜缘。

大部分人可能会以为养蜜蜂和卖蜂蜜是同一件事,但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Katrina坦率地说:“我虽然养蜜蜂的经验很多,但那个时候我没有销售蜂蜜的经验。我连在自己国家怎么卖蜂蜜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在中国市场怎么卖了。但为了他们我必须坚持。”于是第一年Katrina就批发地卖,能卖给谁就卖给谁,“连价格我都定不清楚,只知道我要给蜂农一个他们觉得公平的价格”。

Katrina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个酒店老板,“当他说要从我们这儿买蜂蜜时,我特别兴奋。当时我在外面,赶紧打电话回维西,让蜂农们准备一下蜂蜜。结果从外面回来后,我发现他们把准备卖给那位酒店老板的蜂蜜,装在一个雪碧瓶里。我意识到,销售方面他们可能还没有概念。”

幸运的是,第一年Katrina就帮伙伴们把所有的产品都卖完了。2014年以后,Katrina也开始认识其他伙伴,做出了维西自己的品牌,开始有自己的代理。“那年的货卖完后,有一个蜂农赚了20万,是非常非常大的进步。”Katrina回忆。

那以后,Katrina和维西的养蜂人们都更有希望了,在当地,已经没有人不相信这是一条可以稳定走下去的路。“我们也有了更团结的队伍。”Katrina说。

然而,Katrina也知道,在深山里小规模地与蜂农合作产蜂蜜,并在城市找到大规模的市场,还是有很多挑战和问题,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我们一辈子都会做这件事”。

他们是我生活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方面

目前,云上蜜缘和当地其他蜂农的合作方式是,“每年我们都会收他们的蜂蜜,提供稳定的市场,也帮他们过滤和包装。如果你找到了比我更好的价格,欢迎你拿回去卖给别人;如果你找不到客户,我会帮你一直找。如果你不放弃,我也不会放弃。”Katrina强调。

讲到这里,Katrina提出想专门和大家说一说中华蜜蜂。“大家在市场上常见的蜂蜜,除了来自中华蜜蜂,还有来自意大利蜂的。中华蜜蜂的人工养殖成本更高,产量更低。因为我们的蜜蜂要靠蜂农背到山里的蜂场,大部分蜂场都没有路。相比之下,比如我父母在美国的养蜂公司,当地不仅有很宽的路,还有叉车,所以一个家庭管理三千个蜂箱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在维西永远不可能这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养中华蜜蜂?Katrina说:“中华蜜蜂是和大山里的本地野生植物一起进化过来的,如果养意大利蜂就很不适合。这些本地的花靠中华蜜蜂授粉,如果中华蜜蜂灭绝,那大概四分之一的花也会灭绝。野蜂会在原始森林中自然地发展,它们分蜂的时候我们带一部分回来放在自己的蜂箱养,而蜂箱里的蜜蜂也会有一部分飞回去,所以这种模式才可以是流动的、可持续的。因此,虽然现在的方法发展得有点慢,还有一定的成本,但我们觉得它是最健康、最环保的。”

Katrina这些年从没停止过思考如何做得更好,为此她专门去明尼苏达大学读博士,想更深刻地了解环境怎么影响中华蜜蜂,同时中华蜜蜂的授粉在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这个山谷,不会认识这些蜂农,也不会自己养蜜蜂,但我们和蜜蜂关系很近,比如大家吃的食物中有30%都是靠蜜蜂授粉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护蜜蜂,支持蜂农,维护山里的环境。”Katrina说,“我已经跟蜂农在山里跑了十多年,最快乐的事就是认识了他们。他们是我生活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方面,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精神一直让我特别感动。不管有什么挑战,他们都会跟你一起想办法。我本来做这个事情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跟他们在山里面跑,但是现在为了卖蜂蜜,我一直在大城市的展会里面,很少有时间待在山里。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然后就会觉得我可以坚持下来。我希望世界上更多人可以知道他们,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村里安心养蜜蜂,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家庭。”

文并供图/ 一席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