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用科技创新支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15:33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黄河流域水质提升到优良水平,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向好,源头、三角洲等区域生物多样性也稳步提升。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战略图景正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截屏2024-03-08 16.42.33.png

受访者供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要实现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李海生介绍,科技创新在解决黄河流域大尺度复杂环境系统问题中尤为重要。国家黄河中心的研究成果已经助力了30个城市水体消劣达标及水质提升、18个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12项重点工作,全面支撑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北青报: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难点在哪些方面?

李海生: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河流域水质2023年首次提升到优良水平,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向好,源头、三角洲等区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但是,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资源环境承载力弱、水资源水沙不平衡、水—气—土—固复合污染、产业倚能倚重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流域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北青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已有两年时间,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长江流域保护修复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在黄河保护上得到借鉴吗?

李海生:在长江流域保护修复工作中,生态环境部采用“1+X”模式成立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长江中心),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和驻点科技帮扶。经过长期实践,目前已建立了长江主要污染物全时空“诊”—全方位“治”—全过程“控”—全要素“保”的四大技术体系,组织66个驻点工作组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方法深入沿江城市一线“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打造了科技支撑我国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

借鉴国家长江中心的成功经验,在生态环境部的领导下,国家黄河中心围绕流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23个共性项目联合攻关,并在32个城市开展驻点科技帮扶。

在联合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初步识别了黄河流域—区域—城市三级生态环境问题清单,初步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固废等多要素“一张图”,研发了一批流域“增容—减污—降碳”关键技术,立项和发布相关标准13项。

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水生态调查评估、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相关制度制定和工作实施,共为国家和地方提供政策建议34项、重要研究报告(工作方案)等178份。同时,通过驻点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落地应用,助力30个城市水体消劣达标及水质提升、18个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12项重点工作,全面支撑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研究成果还在重点区域应用示范。比如,山西吕梁市驻点团队针对汛期水质超标问题,采用了“水—沙—污”协同溯源治理模式,经过为期一年的治理,2023年底吕梁市历史上首次9条河流15个国考断面全部实现100%优良水质。

北青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在您看来,科技在助力黄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海生:黄河流域污染治理是涉及复杂系统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科技创新在解决黄河流域大尺度复杂环境系统问题中尤为重要,可以发挥桥梁纽带和支撑引领作用。

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科技驱动—多元协同”的立体化组织体系,将科技紧密嵌入管理、治理和行业中,对上支撑国家黄河生态保护科学决策,对下通过在地方驻点科技帮扶,实现国家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的快速落地,解决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上热下冷中梗阻”的问题。

另外,近年来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很多问题的深层次成因不明、机理不清,缺乏实用解决技术。通过开展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可以将零散的成果系统化,可以形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认知和科学判断,进而攻克复杂流域系统治理的重大关键科技瓶颈,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建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