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个瞬间记录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4-03-03 22:18

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朱利伟 摄

6年时间,我记录了北京地铁上2600多个阅读瞬间。

6年前的2月,当我在通勤路上随手拍下一张地铁乘客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照片时,我并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一个悠长故事的开端——我只是把它当成了又一个日常观察的场景。我常常对很多事物满怀好奇,对那本名字古怪的小众书也是一样。出于职业敏感,也出于作为普通读者的好奇,当时我很想要张口问一问他的阅读感受。但他那样专注,最后,我只是拍下了他读书的样子而没有开口。没有说出的话把那个瞬间牢牢地印在了我心头。此后,一个又一个地铁阅读画面映入我眼帘,我以拍照爱好者和阅读观察者的双重身份记录它们,一张一张汇成网络相册,这一拍就是6年。

我给这个网络相册取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如今相册里的照片已经超过2600张,而我遇到的地铁读书人也有2000多个。这些在地铁上坐着、站着、走着读书的人,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脸庞稚嫩的学生、头发花白的老者。那些被带上地铁的书,是历久弥新的经典、刚刚上市的新书或专门淘来的旧书。在很多个清晨、傍晚、深夜或周末的北京地铁上,他们捧着书在快时代放慢脚步,人和书穿梭流动,宛如一个长达6年的慢镜头。

地铁阅读故事:

最难忘的还是人

最初,我以为地铁里擦肩而过的都是陌生人,人在地下的轨迹不过是随机的“布朗运动”。但当我留心记录,才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它的道理——许多人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相对固定的路线乘地铁,因为始终有阅读习惯或阶段性有阅读需求而选择带一本书上地铁。

我常常会反复遇到同一个人,他们有的每次都带着同一本书,或是每次都读同一类书。那个坐在地铁站里期待偶遇的青年,3个月中一直在读英文版的《奥赛罗》;那个自带马扎上地铁的乘客,每次都在读机器学习方面的书;还有一个见过四五次并且互加了微信的姑娘,每次都沉浸在不同的推理故事中。我还曾在一年多时间里遇见一个姑娘100多次,光阴流转,四季变换,每次她都端坐在地铁站内同一个位置读书,《世界小史》《国防论》《人类群星闪耀时》……她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像是经过精挑细选才带上路。

6年中,有一半时间人们戴着口罩读书。很难忘记在新冠疫情之初,空旷的地铁里仍有人读书。2020年3月的一天,我照例走上地铁,看到一对夫妻一同读一本《童年》,他们就那样坐在一起读这部高尔基的著作,难以想象他们是如何做到了一路无话又始终保持着同样的阅读速度。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疫情早期的焦虑恐惧,只看到两人间的默契。也许阅读是“良方”,故事是“良药”,在特别时期把自己交给文字的人显得特别沉静。

我也在深夜的地铁上遇到过朋友。要知道,在偌大的北京,因为工作繁忙、相距较远,大家即便相约都很可能一年见不到一次,但我在地铁车厢里“捕获”了故人,是他手里的书让我们相见。他在公共空间展现的仍然是勤于思考、专注职业的一面。

还有那些“出乎意料”的画面,比如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读太宰治小说《斜阳》的老者,头发花白在拥挤的人群中看《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乘客——他那本厚厚的书上还写着“在家就是学基础知识的地方”。读绘本的大人,读古籍的孩子,读日文书的老人……地铁上的读书人不断刷新我对“读书”这件事的具象认知,是的,阅读没有边界,我们也不该为自己设限。他们读书的样子平凡又动人,以至于在充斥着喧嚣的地铁车厢内自成专注静谧的精神角落。而他们手捧着书的画面,更多也是对我、对周围乘客的一种提醒:在繁忙中不忘精神世界,在日常之余还有阅读。很多网友告诉我,在看到这些画面后他们也选择出门时带一本书,或者真正尝试打开一本书。

我常想,也许那些普普通通的地铁读书人才是生活中最好的“阅读推广人”,不是非要讲究阅读方法技巧、教给大家如何拆书选书,才叫阅读推广。在拥挤的空间里读书,本身就是在用行动展现阅读之美。一个个地铁读书人就像一粒粒种子,传递着“阅读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的讯息。

北京地铁书单:

彰显都市人精神底色

作为一个爱书人,我最关心的当然还是书,也因为这样,我每次都将镜头对准书,而尽量避免拍摄人的面部。我好奇是什么样的书吸引着当下的读者,好奇哪些出版同仁的作品受到最真实的认可。在拍下画面的同时,我总是尽可能地随手记下每一本书的名字、版本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很自然就留意到哪些书畅销,哪些热点议题透过厚厚的地表传递到地下车厢,也会发现不同读者关注什么、选择什么。

随着拍摄越来越多,我逐渐发现,在稀松平常的路程中,地铁读书人无所不读。他们读经典、读新知、读世界:厚厚的“四大名著”、《战争与和平》、《资治通鉴》,小小的《新华字典》、连环画,严肃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轻松的《音乐闲话》《上帝掷骰子吗?》《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探问心灵的《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我把遇到过的书列成了一张不断更新的“北京地铁书单”,目前这张书单上的书已近1300种。

我试过给这些书分类,几次整理后就发现这简直是一项太过艰巨的任务,是的,这张由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亲手开具的书单也把北京地铁变成了一座流动的地下图书馆。阅读是很多人平淡生活中最有质感的部分,在一次次短暂的旅途中,地铁读书人建构着丰盛的自我,也编织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在地铁上阅读:

链接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我曾拍到过这样的画面:一个衣着普通的老人站在车厢门口,他一手拎着食用油,一手拎着塑料袋,袋子里装着一本书。我在这张照片下面写下“柴米油盐是生活,书也是”。没想到这张画质粗糙的随手拍和这句话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我也看到《恩宠与勇气》这样观照心灵的作品跟馒头放在一起,对这样的读者来说,精神食粮是他们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链接的是地铁之外更广大的生活空间。在地铁上读书,是普通读者的日常阅读习惯在路上的延伸。地铁阅读也许“罕见”,但阅读本身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行为,和吃穿用度是物质世界的重要一部分一样,它是构筑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之美,很大程度上是纸书之美,特别是在有限的地铁车厢里,读纸书更容易被关注到,但其实用电子阅读器的人也不少。我记录下那些翻动书页的温柔瞬间,也记下了那些轻点阅读器屏幕的样子。不过,我仍然很难拍下更多地铁上的读者人,因为许多看过“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相册的网友告诉我,他们没有带纸书,没有用电子阅读器,他们也在读书——他们用手机APP阅读。更有甚者,我没法拍下那些“听书”的人。是的,我只是拍下了我恰巧遇到的那个读书人,而真正阅读的人,不拘载体形式,都是在读书,他们的数量远比我想象得多。

用手机镜头向世界讲述中国阅读故事

不少人看过有关国外地铁读书人的报道,羡慕那种沉静的阅读氛围,也有人说那是因为国外地铁信号不好,人们只能读书看报。我不太在意这些,我好奇的是身边人,无论网络信号有无,都不影响一个人随时随地享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只是没想到,当我记录下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也是在无意间向世界讲述中国阅读故事。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被更多海外读者知道,引发了良好的社会评论。你看,世界上的爱书人都一样,总是对彼此报以善意。

因为爱读书而对地铁上的读书人多了留意,因为喜欢拍照而把地铁上的阅读之美随手记录下来,于我而言,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是我每天通勤路上的小快乐。在几乎人人低头刷手机的现实之上,那些地铁上的读书人正用自己的阅读行动悄悄奖赏做书人。

文/朱利伟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