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与欧盟,欧洲国家领导人“再就业”的乐土
向长河
2024-02-25
+ 关注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在欧盟特别峰会期间出席新闻发布会

最近,关于北约与欧盟新一届领导人换届的新闻不少,最突出的有二:一是媒体透露美国总统拜登支持荷兰首相吕特任北约秘书长;二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寻求连任并得到所属党派支持。

自从北约与欧盟成立以来,这两大组织总部的领导人岗位就成为其欧洲成员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再就业”的乐土。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为避免大国“主导”,一般情况下这两大组织的领导人都是由欧洲小国领导人担任。美国以及德、法、英等欧洲大国领导人即便从国内政坛“退役”,也很少到北约或欧盟总部任职,但这些大国的部长级官员则偶尔到这两大组织实现“再就业”。

拿北约来说,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曾任西班牙外长的索拉纳在上世纪末担任北约秘书长,卸任后他转任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相当于外交部长),身段柔软的他在大西洋两岸的人缘都不错。接任索拉纳的是曾任英国国防大臣的乔治·罗伯逊,其在任期间英美联手打响伊拉克战争,但由于德、法等国反对,北约在入侵伊拉克问题上处于分裂状态,罗伯逊黯然去职。接任罗伯逊的是荷兰外交大臣夏侯雅伯,他在任期间对推动北约对华关系持积极态度。有意思的是,夏侯雅伯本名Jaap de Hoop Scheffer,夏侯雅伯是其中文名而非音译。笔者曾当面问过,他本人并不知道其有“夏侯雅伯”这个中文名字。接替夏侯雅伯的是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而后是挪威前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后二位都来自北欧国家。

相比北约来说,欧盟总部机构领导人实权更大,所以围绕谁当欧盟总部机构领导人,欧洲各国、各党派之间角力不断,推举小国领导人或大国部长级官员往往是平衡之下的必然选择。新世纪以来,欧盟委员会主席先后由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葡萄牙前总理巴罗佐、卢森堡前首相容克和德国前国防部长冯德莱恩担任。

回顾欧盟委员会历届主席的出炉历程,大都经历了一番“磨难”——往往是先期的热门人选最终沦为“分母”。印象中,巴罗佐当年就属于“爆冷门”。遴选之初,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曾任香港总督)和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曾是大热门,后者得到法、德的大力支持,但由于伏思达追随法德反对伊拉克战争,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巴罗佐最终渔翁得利。其后,容克由于资历、能力非凡,当初遇到的阻力不大。再往后,作为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铁杆”,冯德莱恩幸得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鼎力支持当选,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位担任欧盟最高行政职务的德国人。

眼下,北约和欧盟两大总部机构又到了换届之时,新一轮政治角力又将展开。

现任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2014年就任以来,已两度延长任期,本届任期定于今年10月结束。数月来,欧洲已有多国领导人表示对该职位感兴趣。

北约定于7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成立75周年峰会,届时将确定新一任北约秘书长的人选。美国《政治报》网站日前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支持荷兰首相吕特出任北约秘书长。美国是北约盟主,拜登的支持有望让更多美国盟友认可吕特。《政治报》称,大约三分之二的北约成员国支持吕特接替斯托尔滕贝格。

不过,北约秘书长提名需获全体31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可通过,因此吕特可能仍需争取部分成员国支持。汲取大热往往提前翻车的历史教训,吕特本人最近保持低调。不久前,吕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披露,他去年10月谈及有意竞逐北约秘书长一职,结果引发不必要的骚动。

再说欧盟这边,目前看冯德莱恩连任可能性较大。欧盟委员会主席任期5年,对欧盟内外政策决策有重要影响。按照新的遴选程序,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需要由党派提名,由欧盟理事会和成员国政府首脑共同决定,需经欧洲议会表决通过。按惯例,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最高的党团领衔候选人将获得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名。

2月19日,冯德莱恩所属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正式支持她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基民盟是中右翼党团欧洲人民党的成员党,因此冯德莱恩需获得欧洲人民党提名为领衔候选人。欧洲人民党主席曼弗雷德·韦伯称,该党团定于3月6日至7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代表大会上提名冯德莱恩。

作为欧盟委员会首位女性主席,冯德莱恩政绩不错。上任以来,欧盟经历英国“脱欧”、新冠疫情暴发、乌克兰危机升级、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等重大事件,她的表现得到欧盟各国较广泛的支持。

冯德莱恩再次当选的一道关隘,可能是其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提名获欧洲议会表决通过。五年前,她以9票微弱优势过关,但眼下极右翼势力将在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中崛起,届时她能否获得当选所需的过半票数,存在一定变数。

文/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供图/新华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