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捡到钱包和身份证?多地警方辟谣!为何这类消息频繁现身?
上海网络辟谣 2024-02-22 20:33

“捡到一个钱包。里边有一张身份证:某某某,卡10多张……谁的群多,帮忙转一下。转发也是做善事。”最近,类似信息在多地传播,上海辟谣平台后台也收到留言询问真假。目前,江苏、安徽、江西、山东等多地警方辟谣,网传信息为假,公众切勿相信,不要转发。

但也有网友问,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类消息,感觉编造者“无利可图”,造谣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对此,上海辟谣平台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类消息早在2016年就已出现,并且有3种常见模板:

第一种即最近传播的“失物招领”类消息。这类消息的文字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失主姓名、遗失的物品、联系方式等有所不同,从而在不同地区传播。

第二种为“捡到准考证”消息。这类消息中的“失主”往往是赶考学子,“遗失”的要么是准考证,要么是身份证,有的消息还鼓动说“转出去或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诱导他人转发。

第三种为“亲人病危寻人启事”。这类消息往往称当事人与家人失联,现在家人病重,希望其赶回家乡医院“见最后一面”,留下的电话号码自称为当事人亲属所有,希望当事人或知情者看到消息后能联系。

但是,如果真的拨打这些信息中的电话会发现,大部分都打不通,打通的则涉嫌诈骗或吸费,包括近期被警方辟谣的“失物招领”信息,同样如此。

调查发现,打不通的电话号码往往是因为涉嫌违法被运营商暂停服务;诈骗电话是为拨打人设下陷阱,套取拨打人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甚至骗取拨打人参与“刷单”等违法行为;吸费电话则会把拨打人的电话转接至收费声讯台,收取高额话费。无论哪种,都说明相关电话号码存在风险,也暴露了造谣者的目的——诈骗。所以,警方才会提醒公众不盲目转发“遗失信息”,也不拨打这类信息中的电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虚假信息每次“卷土重来”,都有规律。其中,钱包、身份证等“失物招领”类假消息往往出现在春节、“五一”、“十一”等假期。这段时间出行人流较大,容易发生证件遗失,所以出现相关信息后,不少热心网友会“做善事”,主动转发。每逢中考季、高考季,则是准考证等证件遗失谣言的高发期。至于“寻人启事”,则可能出现在各个时段。摸准这类假消息的传播规律,或许能帮助公众更好地甄别,以免传播虚假信息,无意中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那么,如果真的捡到了身份证、准考证、银行卡等证件,又该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相关证件送至就近的派出所或交给巡逻民警。同样地,如果发现身份证、准考证等证件遗失,也可以向警方求助;而涉及银行卡等金融账户,可以向发卡机构挂失咨询。

编辑/朱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