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劳模参演节目,让央视春晚更具魅力和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1 14:00

2月9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受众相见。晚会通过“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用平实、喜庆、优美的表达,汇聚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感动,在欢声笑语中为人们呈上一道振奋人心、情真意切的“文化大餐”。截至2月10日2时,总台春晚全媒体累计触达142亿人次,较去年增长29%,其中15-44岁年轻用户规模占比达51.59%。收视传播人次等数据创下新纪录。

每到春节,央视春晚必定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大多数观众真切感受到:今年的央视春晚,整体上比往年有较大进步,不失为一场暖意融融、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其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是,邀请在各行业发光发热的平凡人参演节目、入座观众席,让春晚充满了“烟火气”,显得更加可亲又可近。

比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以及飞行员、教师、科研人员等50余位行业代表一同合唱《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在熟悉的童年旋律中串起成长的闪光轨迹,唤起了无数观众的回忆和共鸣,这正是央视春晚立足于“人民的春晚”,着力增强观众参与感的一个生动缩影。

又如,在沈阳分会场,大国工匠、劳模代表等豪迈唱响“咱们都回家乡,铆足干劲儿闯一闯”,十分契合今年春晚“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主题,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龙年春晚“很亲民”的认同。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也是精彩中国的最佳形象。央视春晚邀请劳模代表等参演节目,不仅体现了全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对先进模范的尊崇,也让春晚节目显得更生动、更接地气、更具魅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影响和意义。央视春晚邀劳模参演节目,传递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有助于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更好地向先进模范学习,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值得点赞。

尊重普通人的付出和努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今年的央视春晚不仅邀请劳模当“主角”,还首次启动了“春晚等着你”项目,邀请铁路工作者“影老板”、50岁农民诗人“田鼠大婶”、会弹钢琴的建筑工老易、山东青岛的“片警”马警官等生活中的新闻人物入座春晚观众席中,同样给各行各业的人们传递了正能量,并带来了丰富有益的启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砥砺自强、拼搏进取,就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创造美好生活,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人生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

尊重每一份付出是为了更好地凝聚每一股力量。也正如今年的央视春晚总导演于蕾所言,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人民的舞台,“它从一开始就是要和全国的老百姓一起联欢的。今年的央视春晚采取邀请劳模参演节目、生活中的新闻人物入座春晚观众席等新举措,凸显了联欢性,使得节目更贴近群众生活,散发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新时代气息,也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大家伙儿干事创业的信心,振奋龙马精神。

从1983到2024,春晚已走过41个年头,是广大受众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情感寄托、审美享受,也是合家团圆的美好陪伴。衷心祝愿央视春晚秉持“人民性”文艺创作观,坚持“有意义”和“有意思”同行,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为全国观众奉献上越来越可口、越来越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