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张家口的四百年互市 “因武而生,因商而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6 11:00

今冬,持续低温,而寒冷却给延庆、崇礼带来喜事——冰雪运动异常火热,也拉动了旅游产业。此前的冬奥会把北京与张家口连在了一起,如同一个四合院里的兄弟,同在古城门前,同在广场上欢呼雀跃。京张高铁的贯通,拉近了天安门与张家口大境门的空间,一个来小时的车程,如同京郊,真是方便。

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是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是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又是北方历来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日前,我和朋友一起前往此处,做了一次冬日寻访。

大境门游人如织

西北大门 军事重地

张家口有座太平山,处在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缓冲地带。可能是亿万年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横亘的大山分为东西两半,就像两只巨膊相握后分开的双手,形成山口,有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通道。有山口处适合生活居住,平原人有做买卖、耕种,或是移民、戍边等诸多可能,又恰巧姓张,山口便称张家口。

明人占据了京城。元人逃往漠北。北元势力犹存,觊觎中原,而内部分化,时有部落强盛,不断侵扰平原。明成祖调集各地15万民众,向宣府运送粮草,于永乐十二年(1414)开始主动出击,五次亲征讨伐,护卫边境的太平。

然而此后北方势力不断强大,明朝逐渐采取防御的方略。宣德四年(1429年),在距山口7里的地方,由指挥张文筑起张家口堡,方圆四里多地,墙高三丈二尺,开两座城门,东门称“永镇”,南门称“承恩”。随着人口的增加,成化十六年(1480年),城堡展筑关厢,城墙略矮,高二丈,面积扩大为方圆五里。

张家口是京城的西北大门,古人形容:守宣府所以守居庸关,守居庸关所以守京城。张家口对于京城的作用不言而喻,重要程度日益显现。此后过近百年时间,于万历二年(1574年)又给城堡包砖,城内的建筑也不断增加。万历九年(1581年),于北城墙上筑台建阁。平台高地面14米,要登52级石阶,是城中的制高点,突出城墙之外,如同巨大的实心敌台。站在平台上,瞭望北面的东、西太平山,关口处的风吹草动皆在目中,军事作用显著。玉皇阁居于平台正中,坐北朝南。高台院内正中为玉皇阁,正殿三间,飞檐斗角,建造精致。东西两侧各有配殿。

嘉靖年间,北方鞑靼强大,俺答大军多次在这一带侵扰。北方的形势不断趋紧,明朝仍采取多筑城堡的有效防御方式。张家口也做出相应调整,嘉靖八年(1529年),都指挥张珍在周边11个村落筑起属堡,多储粮,以备持久坚守,形成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城堡规格也有所提高,在城北开了小北门,三券三伏,门洞很窄,如同便门,适合防御。

嘉靖十八年(1539年),蒙古骑兵侵入张家口堡,杀戮甚众。此后多有激烈战事。其中以嘉靖二十七年(1548)前后最为惨重。《明史·世宗纪》载,九月壬午,“犯宣府,深入永宁、怀来、隆庆,守备鲁承恩等战死”。守备是守御一地的军事长官,他亲临一线,战死沙场,可见战争的残酷。

张家口堡文昌阁

互市换马 这“生意”值

时光荏苒,明元间的关系出现转机,于隆庆五年(1571年)双方达成“隆庆封贡”,此外开有“互市”。农耕需要马匹,游牧需要粮食,可以近于平等地交换。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出现了“隆庆和议”和平时期。

宣府的互市场所设在张家口,规模巨大。

成书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绘有一幅张家口互市图。图中太平山的山口处绘有关塞上的墙体(本文简称关墙)与墩台,关墙上开有二门,是东、西两座城堡的北门,门上均建二层门楼。两座城堡比邻,中间用一道墙分开,南墙上各开一门。东城堡上写一“马”字,西城堡上写一“市”字,合称“马市”。为何分为两座城堡?或功能各有不同,也未可知,却画出了规模之大。

互市施行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来了一位人物,此人就是宣府巡抚汪道亨。他看到关墙饱经风雨与战火,已呈“危垣半壁”。而互市的方式是蒙人牵着马牛羊等物品来到关内,汉吏商民则带着粮食等商品相迎,双方沿着清水河畔混在一起交易,并无章法,时有口角发生。市场上小的争执可能会酿成大的战争。市场要有序交换,加强管理。而张家口堡距关塞距离太远,所以汪道亨想再建造一座张家口上堡,得到朝廷批准。

新建城堡充分利用了马市东城堡的墙体,以关墙为基准,弯曲偏离的地方取直,使城堡长方周正。墙体延长一百四丈四尺,用砖石砌造,四角建有戍楼。

一座“高三丈二尺,方二里十三步”的城堡很快建成了。城内有两座公署,营房三百间,两座祠庙,一座八角亭。另有三楹抚赏厅,两所观市厅,司税房24处。值得注意的是,城堡北面没再利用关墙,而是新建北墙,开出北门,与关墙上的门相对,车马人行依旧自由通过。而两墙之间相距仅约40米,地带狭长,战马士兵无法驰骋隐匿。站在城墙上下望,有如瓮城。城堡开一西南门。关墙经过整修改造,东面清水河上建起水门,设有装置,能防止敌兵潜入。

城堡贴近关口,应为张家口上堡。汪道亨有着良好愿望,强调了新城的性质,引用《论语·子路》中的“近者悦,远者来”,为让汉人满意,让蒙人归顺,将其命名为“来远堡”,北面门额为“来远门”,西南门额为“永顺门”。来远堡的建造,表现了这位巡抚的战略眼光、战术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远堡内的赏抚厅、观市厅为互市之所。城堡设防守一员,军人205名守御。堡中有市台,每逢开市有专人在这里讲市。清人王骘在《马市图序》中描写来远堡建成后的景象:“有红衣二人高坐台上,旁边站有十几个侍从。另有几人寻视城内。台上台下还有近百名士兵。”此时的马市完全改观,商品贸易不断扩大,已是“百货坌集”。关墙内有“车、庐、马、驼、羊、旃毳、布缯”等等,还有“跳丸、意钱、蒲博”之类的技艺展示。关墙外,“穹庐千帐,隐隐展展。射生投距之伦,莫可名数”。作者感叹:“盖一时之胜也!”互市从此有了规范的管理,出现了繁荣期。有记录,每年这里仅交换马就有一万多匹。

朝代更替 边贸持续

隆庆和议结束了明人与蒙人长年的敌对状态,边地出现了和平局面。当时的大诗人徐渭徐文长有感于边境的安宁,作诗《胡市》:“千金赤兔匿宛城,一只黄羊奉老营。自古学棋嫌尽杀,大家和棋免输赢。”表达了对隆庆和议的赞同。

《宣化府志》的图中画出了来远堡建成后关墙内的变化。

成书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的《万全县志》中也绘有图:关墙西门上的“禁门”二字消失,门前画有足迹,可以进出关口。编者是否有意而为,表明此书之前的年代,西门已开启,可供人出入。关墙东、西两座城门上建有城楼,东侧有墩台,清水河有水门,西侧有阶梯可登。来远堡与关墙间的通道西端有房屋建筑称“门军房”,设有士兵把守。城内有总管署。城外东南是“管城”。

此志中还写有文字:“本朝于边墙下开二门,东曰小境门,西曰大境门,系蒙古外藩入。”文中出现了边墙,这是对长城的称谓。小境门对着来远堡,三券三伏,后写为西境门,为互市贸易所用。大境门五券五伏,供蒙古外藩出入。两座门上的门额并无款识,不知是何人何时题写。当地人传说为个人捐赠。而大境门上的“大好河山”是1927年由察哈尔督统高维岳题写,此人亲民,留下口碑。四个颜体大字放在门楣上,苍劲有力,颇为壮观。

清人入关后,张家口发生了变化。顺治元年(1644)八月十一日,明宣大总兵官张致雍投降清朝。顺治二年(1645)正月四日,在张家口设满洲章京,任命哈克萨哈驻张家口。同年六月一日,增设张家口守关章京,任命硕塞守张家口。朝代更迭,张家口边贸情况复杂,在这一年也有了新规:北方来做贸易的驻于边口,照常贸易,不得阻止。而对喀尔喀部落来的则不能随意,命驻于边口外,需经申报户部后,听候谕旨。此后边贸依然持续,康熙二年(1664年)六月七日对市场进一步管控: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马匹。

来远堡永顺门城楼

书院影响 出了举人

互市深刻影响了张家口,城堡不断增容,更加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城堡中心建起楼阁。阁为方形,高7.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翘昂,建造精美。阁上放置钟鼓。晨钟暮鼓,报时预警,本是城中大事,而钟楼、鼓楼匾额却嵌在阁东西两侧,背面是山楼。南向正面的匾额为“文昌阁”。阁下开四门,五券五伏,规制至高,连接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俗称“四门洞”。门内为穹顶,绘着八瓣莲花图案。中心藻井为八卦盘,刻有“中央戊己”四字,周边围着八卦符号,再外圈为干支与八卦文字,有序排列,与“文昌阁”名相合,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由官方出面,组织满汉绅商捐资兴建起抡才书院。“抡”通常读一声lūn,容易产生武馆的错觉,而在此要读二声lún,为挑选、选拔之意。书院坐北朝南。大门外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两通石碑,碑顶有二龙戏珠。“张家口新建抡才书院碑记”与“抡才书院重约记”均为规整秀丽的楷书,叙述了书院的历史。石碑已用透明板保护起来。书院教化一方,影响致远。康有为等众多名流都曾在此讲学。

书院前院狭长,与两侧的房屋显示出山西风韵,为民国初年建筑。张家口与大同相距不远,院落设计也受影响,多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后院则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合院式建筑。正殿上有匾额:万世师表。殿前国槐高大,树阴如冠,遮盖庭院,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读书可谓独特的享受。书院现辟为张家口市桥西区图书馆,可供广大读者使用。

地域文化影响了一代代张家口人。清代出了一位武举人,名叫王振睿,这在边远山区是件了不起的事。王振睿有远见,他倡议在堡里办义学,并带头捐款五十金。倡议得到了热烈响应,捐足八百金,修建房舍等设施。张家口堡属万全县管辖。全县只有两所义学,县城内一所,另一所就在张家口堡。

武堡转身 商城出现

互市有了文化影响,巨大的市场经久持续,引来了众多客商,武城成为一座商城。直至民国时,张家口堡还是商人招财进宝的聚集地。不仅是各种商品,金融业也纷至沓来。商号、票号、钱庄很多,诸如锦泉涌、锦泰亨、三晋源、大美玉等等,不胜枚举。投资人与经营者大多是晋商。著名的乔家大院家族也开办了宏茂票号。外国商行也闻讯而来,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张家口的票号、钱庄等已多达40余家。

大境门前,游人如织,小境门则默默无声,但其门下条石上的深深沟痕,则磨出了当年的人声鼎沸。从这里走过多少商旅,交换了多少物品,难以说清。看着这些条石,脑海里不由得闪现出互市上车马喧腾的热闹场面。

互市曾建有多座寺庙。马王庙的位置极为醒目,这大概是祭拜自然界中的马,以表达人们的敬畏之心,毕竟最重要的商品是马。有座三娘子庙特殊,俺答曾多次越过边墙侵入中原,明隆庆五年(1571年)达成和议后,被明廷封为顺义王。三娘子是俺答的第三位夫人,日后的年代里,继续施行和议政策,迎来了几十年的稳定互市,明廷为了褒扬这位有政治远见的三娘子,于万历十五年(1687年)敕封其为忠顺夫人,去世后建庙纪念。

查看新中国成立前城堡的照片,城墙上的门楼、水关等建筑均已不在,垛口基本完好,墙体已残破不堪。来远堡也相似,仅存西南角的永顺门城楼。

自2010年开始,大境门城墙经过修复建起了垛口,显出雄伟壮丽。清水河畔建起了来远堡遗址公园。全面修复后的大境门景区已为观光游览胜地。宽阔的广场能容下万千人。

大境门向南是张家口堡,因防御而建,可称为武城。沿清水河南行至张家口堡东门是条通道,互市时充满交换物品的商人,现在城堡的东门外依然布满了商铺。商品众多,称得上是一条商业街,因此留下了历史的记忆——武城街。

张家口堡一人巷

京城燕子 飞入他家

张家口堡的城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拆除,六七十年代各家盖房,用去了城墙上的砖土。城堡的两座城门已经不在,西面为进出方便拆除了豁口。城堡西面尚有约几十米长、五六米高的一段墙体。玉皇阁两侧的北城墙存有的墙体较多,有的部位经过了修整,城墙周边则存有高矮不等的大部分基础。

城堡内并无大规模的新建,居民至今生活在堡内,街巷胡同留下了原有的肌理与格局。街道名称大多带有古时印迹,如北关街、东城墙底街、南城壕街、西关街等。看到东门大街、马道底街、棋盘街、鼓楼东街、鼓楼西街等街名,便能得知处于城堡的什么位置。街上大多是民国时的建筑,也不乏明清时期的。院落形式不一,各有特点,多的跨院能有四进。街巷也有特殊,窄的1.2米宽,仅容一人,因名“一人巷”。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物古迹,城堡也得到了保护性修复,修旧如旧,许多建筑现出了原有面貌。戏楼建造得宽敞,台柱下的础石仍是旧物,雕刻出赑屃造型,形态生动。堡内庙宇有几十座之多,大量的商铺、镖局、钱庄、票号、洋行、民居形成古建筑群。东门大街上,一座门脸完整的建筑院内正在施工,这是万全县公署旧址。抗敌剧社旧址院内也在修缮,这处院落曾为大清户部银行张家口分行所在地。景点上统一制作了简介标牌,能知游览处的丰富历史。

原汁原味也有意蕴。走进东门大街上的世合德钱庄,大门外装有铁栅,门里影壁上的砖雕残缺,供桌式的造型仍不失独特。院里住满人家,盖出的自建小房把长形的院子挤得更显狭长。院子北面尽头建有两层小楼,设计者定是深谙建筑内涵,故小楼显示出院落的气派与不凡,楼有木梯、木廊,十分讲究。站在二楼观看院落,可以看到房上用筒瓦,檐上有瓦当,磨砖对缝的山墙,当年这应是多么气派的商家啊,现被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建筑。

城堡中的门脸多与京城相同。街巷两侧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拱券门等随处可见,显示出京味儿文化。有趣的是在一家门脸外见到了燕子,衔泥的巢筑在门内墙角上,窝里有几只小燕子嗷嗷待哺。燕子妈妈看到我们不动,便站在门口外的灯杆上大喊大叫,似在说赶快离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否京城里的楼房林立,挡住了飞行线路,燕子便多在这里安家了?

我站在玉皇阁上南望,笔直的大街通向文昌阁,与当年的南城门楼连为古堡的中轴线,串起戏楼、关帝庙等众多建筑。北望,东、西太平山如在眼前,长城蜿蜒于山巅。城堡之外,高楼大厦林立。古老与现代形成鲜明对比。张家口上下两座城堡构成了完整的体系。有的志书中称其为张家口城,而此地还有更大的万全县城与规模宏伟的宣化府城,堡因建在关口之内,当地人还是亲切地俗称其为堡子里。追溯历史,城堡因武而生,因商而盛,规格不断变化、提升、发展。战争与交换奠定了如今张家口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底蕴。

本文并供图/高文瑞 顾建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