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结束,离职因何高发?
广州日报 2024-01-29 11:31

“我现在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我跟你说了,劳动仲裁,一审二审……你试试看,你两年半都找不到工作!”某公司人力员工近日在辞退一名试用期员工时的“惊世之语”言犹在耳,也让公众关注到部分企业试用期员工离职高发的现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部分处于试用期末的劳动者因何离职?如确实能胜任工作,劳动者该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有企业偏爱“短工”?试用期员工转正前却被辞退

今年1月,去年暑期入职的大部分劳动者迎来了集中转正期,而在某服装企业工作的季淼(化名)却收到了辞退通知——“不符合考核要求”成为她被辞退的理由,这让她格外愤懑。在公司里,季淼主要负责时装的设计和对接工作,她的直属领导曾多次当面表扬她的能力不错,因此对于试用期满后转正,季淼原本成竹在胸。

但就在转正的前两天,季淼却收到了公司人力部门的通知,告知她所在部门领导认为她在岗期间“工作主动性不够”,试用期不予通过,并通知她当周内把薪水结清,并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季淼是2023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她来说,试用期没通过离职意味着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可以展示。最近几天,她都在面试新公司,几乎所有面试官都问她,为何在原公司工作的时间这么短,她很犹豫要不要将试用期没过的事说出来,但又担忧新面试的公司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这是季淼这些天反复想的问题。在刚被辞退那个星期,她时常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细节,但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直到几天前,她才从前同事口中了解到,公司已经有一两年没有转正过新人了,都会在转正前辞退试用期员工。

还有一些企业也偏爱找试用期员工“打短工”。去年“618大促”前夕,叶芷心(化名)被火速招聘进一家电商公司做后台客服,当时她甚至连笔试和面试都没有,面试官简单看了看简历,就跟她签了1年合同,试用期1个月,并通知她第二天来报到。她到现在都还记得,大促那几天办公室忙碌的场景,各种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主管甚至表示让她介绍多点人进来配合活动。

但大促活动刚过去没多久,人力部门就以 “业绩没达标”为由将叶芷心辞退,那时她刚进公司一个月不到,尚在试用期内。整个辞退过程也极为仓促,具体的工资尚未结算,当天临近下班时,她就已经发现自己没有公司的门禁卡、电脑账号等权限了。

试用期满也可转正 但收入“缩水”一大半

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了部分试用期末的劳动者明明可转正,却主动离职的现象。

小陈是2023级广东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销售,合同签3年,试用期为6个月。小陈原本十分开心,因为在试用期他的税前工资就可以达到9000元/月,但在试用期结束前,小陈却和很多同批进来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了主动离职。

“试用期一结束就要绩效考核了,但我手上只有六七十家门店的客源,要想再维持9000元的工资,门店数量要达到200家以上,如果只按我手头的客户,那我的月工资就只有三四千元了。”小陈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的产品运营已经非常成熟,销售渠道也基本被老员工占据,新进入公司的员工根本“插足”不了。“像试用期带我的师傅,当地的大超市、连锁便利店基本都是他的资源,他不可能把手上的资源给我们,我们只能盯一些新开的小士多拓展渠道,但订单量也很小。”

据悉,和小陈一起入职的这批新员工,目前已经有一半离职了。“公司的销售岗每年都是这样的离职率,新人走后公司再开始大量招人。像我的同学在其他一些比较成熟的快消品企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名义上是公司的‘储备干部’,但很多时候干销售,都会发现自己无法掌握渠道,无法获得提成,最终被迫离职。”小陈告诉记者。

招应届生“成本低”?有企业或是为了“套补贴”

在研究完相关政策后,季淼认为当初公司招她进来有套取政府补贴之嫌。这种质疑并非个例,不少应届生都有类似的感受。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出台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政策,具体的补助政策和补助标准各个地方不尽相同。如在北京,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就在去年联合印发《关于本市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三类青年群体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每招用1人可申请享受1000元补贴。类似的政策在广东不少城市也有。

社保补贴对企业来说更加“诱人”。国内不少地方都出台政策规定,小微企业招用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每月获得社保补贴,同一人员累计最长不超过2年,补贴标准为:“每月按用人单位为符合条件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费给予补贴(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

某小微企业创始人向记者透露,公司偏爱招聘应届生的一大原因,是公司所在地政府会返还公司缴纳的社保。该创始人表示,公司为每个应届生每个月缴纳八九百元社保,那么一年可以帮公司省下1万元左右。“所以招一个应届生比非应届生的成本要低很多。”

在某猎头公司工作的 Marco(化名)表示,他确实发现有部分企业频繁在试用期转正前辞退员工。“这有点像‘薅羊毛’,实际上是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因为试用期员工很多五险一金都是按最低标准交的,工资也不是100%发放,转正对企业‘不划算’,还不如再招个新人;且解雇一个试用期员工成本不高,不给赔偿的企业也是有的。”

律师:维权成本高让多数劳动者放弃仲裁

企业解雇试用期员工,是否真的可以如此“随意”?

广东深明德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师路平告诉记者,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如果用“不符合考核要求”的理由辞退试用期员工,需要举证去证明劳动者如何“不符合”。“这样才能终止劳动关系,否则属于违法解除。一般来说,如果属于违法解除,员工是可以要求公司进行经济赔偿的。”而具体的考核要求,则需要双方在签劳动合同时就提前约定好,如约定员工旷工、迟到的次数,约定在试用期内要完成哪些任务,又或者设定一个考核分等。

“并不是用人单位单方面认为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可以辞退试用期员工。”但就路平的观察,除了一些特殊案例外,多数试用期员工即使遭受了违法解除,也不会走劳动仲裁这条路。

叶芷心表示,尽管公司给的辞退理由并不明晰,甚至都没有举证,但她还是放弃进行劳动仲裁。“没时间精力跟企业耗”是多数人放弃维权的重要原因。叶芷心也曾就自己的问题去咨询律师。“律师把劳动仲裁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能得到的赔偿给我分析了一遍,我权衡后认为不想为这点赔偿去浪费时间。”

路平称,按照现有法律,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者合同的成本是较低的。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一般赔偿也只是“2n”,大约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但为了这点赔偿,劳动者往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材料。“劳动仲裁下来,用人单位如果不服,会再找理由进行一审、二审,这样真可能耗费大约两年时间。”

路平表示,尽管劳动仲裁要求45天内完成,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因为案件量庞大,这个时间基本很难实现。“如在深圳地区,劳动仲裁花费的时间常常需要3到4个月之间。”

猎头:求职者担心“背调”记录影响新工作

此外,不想自己的“背调”留下劳动仲裁的痕迹,也是大多数被辞退员工选择放弃劳动仲裁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跟公司据理力争时,人力部门曾直接跟叶芷心说不要闹到劳动仲裁。“大家好聚好散,不然你的背调有劳动仲裁记录,下一家公司也不要你。当时对方就是这样直白跟我说的。”

除了叶芷心外,多个受访者也在试用期将满被辞退时听过类似话术。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也发出求助帖,担忧劳动仲裁记录会影响自己下一份工作。

那么,仲裁记录真的会影响后续的就业吗?有丰富招聘经验的猎头Jimmy(化名)认为,企业做求职者的背景调查,一方面是看个人有没有劣迹,是否有损害原公司权益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看求职者的性格,会不会无端发起劳动仲裁。“但多数公司还是更看重劳动者的个人能力是否跟岗位匹配。”

Marco则表示,即使企业“背调”时发现求职者有劳动仲裁记录,面试时也一定会问详细原因,如果是因为原公司拖欠工资等原因,大部分企业都不会太在意。但如果涉及个人行为让原公司受到损失等情况,企业还是会反复斟酌。

Jimmy曾碰到一个求职者,“背调”发现他在原公司试用期内发起过多次劳动仲裁,主要涉及自身福利问题,后来Jimmy将其推荐给某家企业时,对方直接表示“此人跟公司文化不太符合”。

但Jimmy认为这也是个例。“事实上,在一些大企业,人力部门只会觉得仲裁是你维护个人权利的表现。如果仅因求职者有过劳务纠纷就不录用,那这种公司也不值得去。”

建议:签合同时需了解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路平律师给出三个建议:

第一,要看清楚员工手册或是单位规章制度。“其中一般有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说明,入职前要和用人单位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公司是可以单方面解除的。”

第二,要明确薪资待遇和加班费的计算规则。“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里只是写基本工资,那么必须和对方约定清楚,这是全部工资还是基本工资,除此之外有没有岗位工资等。一定要问清楚有没有加班费,加班费是按全部工资还是基础工资计算。”

第三,要明确清楚具体的工作地点。“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里约定的工作地点很模糊,可能会用‘甲方所在地’‘甲方客户所在地’这样的表述。签合同之前要明确具体在哪,如果签之后才提出疑问,这种情况对劳动者不太有利。”

文/张慧琪 武威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