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个坐轿子的人,是司马光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12:00

无论是看古装剧,还是逛一些历史人文景区,我们都会撞见轿子。最近几年国潮爆火,年轻人婚礼上用到轿子也不鲜见。

北宋以前五代十国已经有了“轿子”

轿子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宋史学者陈振先生所作断代史系列《宋史》第二十章考证说:“轿子的产生可能是神宗在位的中后期。”宋神宗公元1067年到1085年在位,所以“神宗在位的中后期”应该是1075年到1085年之间。但网上还有一类更加大胆的观点,一直把轿子起源追溯到至少4000年前的大禹时代,认为大禹治水时就坐过轿。

后一类观点的依据是《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橇,山行即桥。”大禹出去治水,走平地会坐车,走水路会坐船,经沼泽会乘橇,翻山岭会乘桥。有人给这段文字加注释,把“山行即桥”的“桥”解释为轿子。这个解释肯定是靠不住的,一是因为大禹的传说并非信史,二是因为《史记》的注解版本各别。南北朝时成书的《史记集解》就认为,“桥”是“直辕车”,并非轿子。

南宋画家龚开《中山出游图》中的“兜子”

再看陈振先生的考证,他主要参考宋朝《事物纪原》一书,该书《舟车帷幄部》中只有兜子、檐子,却没有轿子,所以认为“轿子是新产生的人抬交通工具,还来不及载入《事物纪原》”。又因为《事物纪原》的作者高承主要生活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所以陈先生推断轿子产生于宋神宗中后期,距今不到1000年。窃以为,以上考证也不够严谨。为何这么说?理由有三。

第一,《事物纪原》是宋朝人高承考证各种物品和制度起源的书,由于缺乏考古实证,并过于相信传说和传闻,该书本身就包含很多错误。比如说高承认为爆竹起源于唐朝,而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已经记载大年初一“先于庭前爆竹”。再比如说,高承认为面食“不托”(汤面的一种)得名于做法——在砧板上擀切而成,不用手托,这纯粹是望文生义,其实“不托”是中原居民对胡语的音译,早期写成“馎饦”,该音译产生于南北朝或者更早时期。

第二,《事物纪原》没有介绍轿子的起源,决不代表该书作者高承没有见过轿子。我们翻阅一下这部书就知道,对各种制度起源的介绍过多,对各种物品起源的论述偏少,把轿子漏掉是可以理解的。

陕西宝鸡晚唐五代李茂贞夫妇合葬墓的砖雕图案,今名《二人抬轿图》

第三,考证不能只看文献,还要看考古实物,宋神宗时期以前的考古实物中早就有了轿子。比如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有一件黑白釉四人抬轿模型,该模型烧造于北宋初年。再比如说,陕西宝鸡李茂贞夫妇合葬墓出土有一件砖雕图案,被考古学家命名为《二人抬轿图》,该图中也有一乘轿子。李茂贞死于五代十国时期,这说明北宋以前的五代十国已经有了轿子。

“轿子”一词北宋中后期才出现 以前叫“肩舆”

目前我们可以断言,轿子作为交通工具至少出现在距今100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而“轿子”这个词很可能是北宋中后期才有的。

公元1086年农历五月,刚登基的小皇帝宋哲宗和垂帘听政的老太后高太后下了一道恩旨:“尚书左仆射司马光所患已安,惟足疮有妨拜跪,不候参假,特放正谢,仍权免赴前后殿起居,许乘轿子,三日一至都堂聚议。”意思是说宰相司马光已经基本痊愈,但腿脚仍有毛病,不方便磕头,所以继续免参免拜,用不着每天早上进宫问安,准许其乘坐轿子,每三天到宰相办公的地方开一次会。这道圣旨是现存文献里关于“轿子”的最早记载,而在此之前的文献往往把轿子写成“肩舆”,那是古人对轿子以及类似轿子的其他肩抬式交通工具的传统称呼。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黑白釉四人抬轿子模型,该模型烧造于宋太宗时期

《宋史·舆服志》中提到多种交通工具,除了轿子,还有檐子和兜子。宋史学者朱瑞熙主编的《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说:“轿,又名肩舆、檐子、兜子等。”等于把檐子、兜子和轿子视为同一种东西。另一位宋史学者虞云国在《水浒寻宋》中说:“轿子,在宋代也叫作肩舆、檐子。”也是把檐子等同于轿子。而我们只要细读史料,就会发现檐子就是檐子,兜子就是兜子,跟轿子决不是一回事。

《宋史·舆服志》对轿子形制的记载如下:“凸盖无梁,以篾席为障,左右设牖,前施帘,舁以长竿二,名曰竹轿子,亦曰竹舆。”上面有盖子,盖子往上凸;底下无柱子,四壁裹竹席;左右两侧有窗户,前面一侧垂帘子;用两根长竿抬着,名为竹轿子,又叫竹舆。

再看《宋史·舆服志》怎样描述宋朝后妃乘坐的檐子:“棕顶,施走脊龙四,走脊云子六,朱漆红黄藤织百花龙为障,绯门帘,看窗帘,朱漆藤坐椅,踏子,红罗裀褥。”上面有盖子,盖子是用棕榈叶制成的屋脊造型;四面无实壁,只用藤萝和花朵遮挡部分视线,再从盖子上垂下门帘和窗帘;内铺褥子,褥子上设藤椅,藤椅前有踏板。

抛开后妃檐子的各种装饰不谈,只看它与轿子的本质区别:轿子四面有壁,至少是后面和左右两侧有壁,而檐子的前后左右都没有壁。也就是说,虽然轿子和檐子都要让人抬着走,但轿子更像有墙壁的屋子,而檐子更像没墙壁的亭子。

宋朝文献《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公主出嫁的场面,公主乘坐的是“金铜裙檐子”“覆以剪棕,朱红梁脊”“四维垂绣额珠帘”,说明这种檐子是用棕榈叶制成屋脊造型,漆成朱红色,而前后左右仍然没有墙壁,从屋脊上垂下珠帘,半遮半掩。

《清明上河图》中的轿子

轿子源于马车 兜子其实是滑竿

轿子源于马车,把马车去掉轮子,把车辕换成两根竹杠,把畜力驱动变成人力驱动,就成了轿子。檐子应该也源于马车,只不过是源于没有四壁的马车。我们可以从古画和砖雕里观察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的马车图样,那些马车都没有四壁,贵族乘用的马车无非是在车厢里立一根柱子,在柱子上撑一把大伞而已。将这种有伞盖无四壁的马车去掉轮子,靠人力抬起来,那就是檐子。

南宋时期,轿子远比檐子要流行,以至于当时一些人把有四壁的轿子称为“暖轿”,把无四壁的檐子称为“凉轿”。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拦春色不教亲。急呼青伞小凉轿,又被春色著莫人。”春天来了,风景宜人,杨万里乘坐暖轿去看风景,视线被四壁挡住,急忙换一乘上面有青伞而四壁无遮挡的凉轿,由于视线太好,满眼都是春色,又被春色骚扰。很明显,杨万里笔下的暖轿就是轿子,而凉轿其实是檐子。

最后我们再说说兜子。关于这种交通工具,北宋高承《事物纪原》里描写得比较模糊:“又名兜笼,巴蜀妇人所用。唐乾元以来,蕃将多著勋于朝,兜笼易于担负。京师先用车、辇,后亦以兜笼代之,即今兜子也。”兜子又叫兜笼,原本是四川女性的交通工具,晚唐时期开始被一些胡人将领乘坐,逐渐流行于长安。

兜子长什么样?高承没有明说,好在我们从南宋末年画家龚开的《中山出游图》里找到兜子。画面上,一群小鬼抬着两副兜子,都是在两根竹竿之间绑一个椅子,乘客坐在椅子上,晃晃悠悠地前行。所以,兜子绝对不是轿子,也不是檐子,而是咱们现代人说的滑竿。

有必要说明的是,宋朝口语中还有两种不是交通工具的兜子,一种是当时对烧卖的俗称,另一种是当时对头盔的俗称。

文并供图/李开周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