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白菜缘何卖出“白菜价”?
农民日报 2024-01-16 09:57

“今冬的白菜价格,10块钱在超市里可以买一推车。”

作为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冬储菜,白菜是冬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而今年,白菜价格可谓跌到了谷底,卖出了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第2周(1月5日—1月11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大白菜平均价格为1.1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3.4%。

白菜价格“跳水”,利好消费者的同时,却让菜农犯了愁,纷纷寻找过冬的道路。

旺季遇冷

“这么低的白菜价格,真是好久没见过了。”1月12日,家住北京海淀的李海玲在超市里买了一棵4斤重的大白菜,售价2.38元,单价不到0.6元/斤。记者走访北京多个超市、菜市场发现,大白菜的斤价集中在5毛至1元之间。

白菜价格出现“跳水”,卖菜人也感同身受。

凌晨四点,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周转二区,“白菜大王”王永志正在忙着洽谈,每天都有七八万斤白菜从他这里发往北京的各个商超。“今年白菜价格是近六七年来最低的。”在北京卖菜已三十余年的王永志深谙白菜价格变化。

“特别是去年十一月,白菜刚上市时,价格更是跌到了谷底。”王永志介绍,当时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大白菜主要来自河北唐山和辽宁锦州,河北廊坊的大白菜也开始上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进一步下滑。

根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11月大白菜每天交易量在1.9万-2.0万吨,批发价低至0.28元/斤,同比下跌56%。

这个冬天,白菜价格经历“寒潮”,受“冻”的是菜农。

“今冬行情确实不行,不止种白菜不挣钱,种萝卜等蔬菜也不挣钱。村里的白菜11月上旬开始大规模上市,当时地头收购价格在0.1元/斤左右,尽管12月因寒潮影响价格有所回升,但目前仍维持在0.23-0.25元/斤的低位。”山东高唐县石门村菜农陈阔种了80亩白菜,亩产能够达到1万斤左右。

寒潮天气时,陈阔趁白菜价格在高位,把地里的白菜以0.27元/斤的价格销售出去了。

“0.27元/斤价格仍亏损。”陈阔算了一笔账:以白菜生长周期半年来算,种一亩白菜的成本在1300元左右,包括土地租金、松土、买苗、栽种、施肥、浇水等费用;加上收购时的人工、装车等费用,根本不挣钱。

面对低迷的行情,一些菜农选择弃收,有的菜农选择将大白菜储存起来,错季销售。在山东省武城县梁庄村,村民梁付中将储藏冷棚的塑料布打开通风,待太阳落山后再系上,避免冻坏白菜。“白菜就地扣上冷棚储存,能放到春节前后,那时有机会逮个好价卖了。”梁付中说。

“近期受寒潮影响,蔬菜生长速度放缓,跨区调运及在途保温成本增加,菜价进入季节性上涨区间。春季期间的白菜价格看气温情况,但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表示,天气冷的话,白菜价格会上升,但由于蔬菜品种之间的替代效应太强了,要是白菜价格太贵,消费者也会选择其他的蔬菜。

产需转变

总体来说,阶段性供过于求是导致今冬白菜价格“跳水”甚至滞销的主要原因。

从种植端来看,面积扩张加剧了白菜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蔬菜种植面积是由上茬菜价决定的。”孔繁涛表示,由于2022年大白菜等“大路菜”价格处于高位,2023年菜农种植意愿较强,北方地区有所扩种,白菜总供给增加。

异常天气也为白菜产量的增长推波助澜。“去年秋季气温持续偏高,适宜大白菜生长,也导致白菜产量大大增加。今年白菜产量较常年增长超过20%。”孔繁涛说。

“由于前期天气影响,部分产区蔬菜退市期推迟,相关品类也存在露地菜与大棚菜同时上市、多产区集中上市的情况,蔬菜价格整体下行,推动大白菜价格一度下降到近几年同期的最低点。”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说。

事实上,随着新品种的推出、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生产设施的完善,我国白菜产业格局也正经历显著变化。

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品种的多样性上。

超市内,从霜打大白菜到黄心大白菜、有机大白菜、“高山鲜”奶白菜;从天津的青麻叶到北京的小青口、山东的胶州白菜、广东的早黄白,各类白菜琳琅满目,满足着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国白菜生产已由过去近郊种植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了东北、华北及黄淮流域等7个大白菜优势产区,各个产区不同季节栽培实现了全年生产和供应。

从冬储变日鲜,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在发生改变。

过去,大白菜是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大量储存以备过冬,成堆的白菜一直吃到来年开春。如今,随着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冬储大白菜的习俗逐渐淡化。消费者更倾向于随吃随买,享受新鲜食材。

天津市鸿盛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纪执来从事白菜销售已有多年,见证了市场的变迁:“昔日的冬日‘当家菜’变成了常态菜,以前每到冬季我们都会储存1万-2万斤白菜,现在一家存个30-50棵的就差不多了,市场上随时随地都能买到白菜。”

特别是随着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南菜北运”“西菜东进”等模式有力促进了我国蔬菜区域之间的供需平衡,“按纬度吃菜”的规律日渐形成。

如今,冬季北方市民的餐桌上,已从白菜变为“百菜”。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早已一去不复返,豆角、芦笋、秋葵等南方菜走进了越来越多北方市民的“菜篮子”,餐桌上可供选择的蔬菜愈加丰富。

挑战与机遇

生产和销售的转变,给白菜产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机遇。

曾经冬日里的“当家菜”,如何在丰富居民“菜篮子”的同时,进一步鼓起菜农的“钱袋子”?

1月份的河北玉田,一筐筐经过冬储的包尖白菜整齐地码放在库内,为“供京”做足准备。这个冬天,不少菜农都忙着跑市场、找销路,而华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怀宇却不慌不忙。

“80多万公斤包尖菜,1/3在播种之前就被老客户预订了,我们通过直采直供、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不愁卖!”介绍起自家的订单产品,王怀宇一脸自豪,“玉田包尖白菜一般不论斤,而是论棵卖。四棵装礼盒,卖到45元左右。”

相较于今年市场上几毛钱的大白菜,“玉田包尖”为什么没有卖成“白菜价”?

“品质是核心竞争力。”王怀宇介绍,“玉田包尖”因叶球直筒拧抱紧实、顶部稍尖而得名,专家帮助改良了品种,在保留传统包尖白菜特性的基础上,不仅提升了抗性,白菜品质也更好。

从田间来看,“玉田包尖”价格高也自有道理。“从种植开始,玉田包尖白菜就按照绿色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栽培管理。通过施用有机肥、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确保每一棵白菜都能达到无公害标准。”玉田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艾会暖说。

记者注意到,每棵玉田包尖白菜上都印有二维码,扫描后,白菜的产地信息、生产档案、监测记录都一目了然。

“通过‘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包尖白菜实现了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程可追溯。”王怀宇说,消费者买的明白,吃着放心,销路也越来越畅通。

除打造品质赢得市场外,玉田包尖白菜在销售环节也下足了功夫。

“玉田县加强与京津冀大型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艾会暖介绍,2022年玉田供京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已达5万亩,产品价值提升20%。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已逐渐向高品质、多样化转变,大白菜的销售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外,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和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蔬菜。

适应市场变化,正倒逼菜农转型升级,王怀宇便是其中的一员。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我们从种植开始就提档升级,力争在产地端实现重量、口感、品质方面的标准化供应。”提到未来的努力方向,王怀宇如是说道。

像王怀宇一样,如何度过寒冬,每个菜农都在探寻着。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