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特色浸润办学“土壤” 人航学生在科技蓝海追星逐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9 14:45

无论是聆听“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的逐梦太空故事,还是上台展示自己的科学实验成果,抑或走进科研院所实地考察参观,都让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简称“人航”)的同学们激动不已,他们不是指着展品问东问西,就是摸着模型侃侃而谈……近日,以“科创未来,筑梦苍穹”为主题的第四届科技节在人航举行。科技节是人航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力量,培养他们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精神。除了各种活动,学校会将航天科技融入“三航”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航天的魅力,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锻炼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学校看来,就是要用航天科技特色浸润办学“土壤”,从课程、竞赛、活动等多方面为学生成为科技人才厚植成长沃土。

课程融入航天科技特色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对于广大中小学校来说,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在中小学校,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抓住了这一核心要素,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由此盘活和带动学校层面的教育改革,打造新的教育教学生态,学校高质量发展才有清晰的行动路径和实施保障。

因此,人航在课程建设中融入航天科技特色,并构建了“启航、领航、自航”的“三航”科技类课程体系。

其中,启航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并与航天科技结合,进行了校本化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基础学科知识,激发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领航课程是选修课程,学校通过集合、统整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自航课程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更高阶的社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我。

以该校航天课程为例,为了让该课程更好的实施,学校设计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及深空探测等若干个落脚点,并围绕这些落脚点建构系列课程群。《太阳系家族-八大行星》就是人航国家课程科学课中的一节,这是从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衍生的课程,授课过程中老师发现不少孩子都对除地球外的其他星球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老师们便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同时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将科学、艺术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制作八大行星的模型,激发学生对于宇宙空间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制作模型时学生还需要将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星球大小、星球环境特点一一对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归纳的科学思维。

在学校选修课程中,学校以《仰望星空》《火星研究员》《航天双子星》等为主题;在社团课中则开设了《纳卫星工程实践》《北斗工程实践》《火星探测计划》等航天特色课程。其中,社团课既有在科研一线从事航天科研的专家把握科学研究方向,又有了解学生及课堂教学的老师们精巧构思,确保每一节课的内容既前沿又接地气。

以《北斗工程实践》课程为例,老师不仅带领学生进行“北斗绘制校园地图”的项目式学习,还围绕“北斗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核心大概念,利用北斗定位系统,绘制人航校园电子地图。课程将“北斗”和“校园”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体验更加真实。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

以往课堂学习方式多为教师主动,学生被动,为了提升课堂学习质量、教学质量,人航还成立了以科技为核心的多学科教师课题组,助力横向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并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入,改变课堂学习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活动植入航天科技元素 航天科技文化氛围感被拉满

六年级学生王腾霄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组织的科技类活动。“孩子非常喜欢学习机器人,信息学。参加活动除了让孩子爱上了学习,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上进心,并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孩子的团队协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目前就读于八年级的王师卿也表示,由于学校活动只是根据兴趣爱好分组,不限制年龄,因此,自己可以和各个年级的同学在一起。“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我收获知识,也让我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所学与心得,这比单方向接受知识要获益更多。”

正如家长和学生所言,人航在设计校园活动时,不仅注重植入航天科技元素,将校园航天科技文化氛围拉满,还非常注重在活动的主题、系列、沉浸等方面下功夫。

在人航看来,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收获成长的一种路径,因此,不能为做而做,且在每次活动设计时都要有主题,有目标指向。比如,为了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学校在2021年,进行了70期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活动。

系列指的是学校的科技类活动要具有连续性,这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有持续性收获、阶段性收获。

比如,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科技节、“云”科技营、“智立方”等科技活动。其中,科技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体验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每年寒假的“云”科技营,老师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指导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参与各类科技项目,拓宽他们的科技视野。至于“智立方”则是学校小学部举办的活动,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小科普员。

不仅如此,人航还非常注重情境育人。为此,学校会定期开展航天研学周系列活动,通过参观航天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交流、实地考察、邀请英雄航天员或科研人员进校园进行讲座和互动,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科技前沿,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

鼓励参与航天科技竞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长

虽说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比赛,但比赛促成了学习兴趣,保持了学习热情。不得不说,比赛在学习中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让孩子参加比赛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为此,无论是校内比赛还是校外竞赛,人航主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长”,借助参加比赛竞赛,让学生将校内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把参与竞赛比赛当成一种学习手段,而非只为获奖取得荣誉。

以航天创新大赛为例。学校借助赛事,让学生将校内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和产出,以实践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获得赛事所带来的客观反馈。据悉,为了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长”的效果,学校为学生设计了真实的挑战任务和竞争场景。目前在学校六年级的陆韬宇同学表示:“利用在学校社团学到的硬件搭建、软件编程、讲稿制作、团队协作等本领,我和队员们带着一起设计的多功能无人驾驶火星车参加航天创新大赛,整个备赛过程不仅充分锻炼了我的合作意识和沟通应变能力,赛事所带来的紧迫感和竞争压力也能够激发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使我不断追求卓越。”

机器人比赛也是学校各类赛事的“人气王”项目,该比赛需要参赛者具备根据现场任务灵活调整车辆机械结构和代码流程的能力,往往会吸引逻辑思维能力强和爱好动手的学生参加。当然,小组合作也是该类比赛的另一个亮点,因此,该赛事的备赛环节与其说是备赛,不如说是学生与同伴之间认识、了解、熟悉、磨合的过程。

除了航天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人航还有很多丰富多元的比赛,比如无人机大赛、计算机编程和青少年科创大赛等。换句话说,只要愿意,每位有意愿参加赛事的同学,总能在学校找到一项与自己兴趣、技能相匹配的比赛。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人航是海淀北部地区的一所新建校,自建校之初,就秉承人大附中“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办学思想,努力创办“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

短短几年的时间,人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迅速发展的背后,是理念的引领,是团队的激励,是每一个人航人从未停歇的脚步和始终不变的追求。

今后,人航还将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科技学校,为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为目标,继续秉承人大附中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高尚的教育品德、崇高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本领、优秀的管理团队,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新优质学校而开拓创新,继往开来。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