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破位下行,欧佩克会议还值得博弈吗?
​第一财经 2023-11-27 19:47

过去一周国际油价反复拉锯,但最终的收尾还是显示了市场担忧情绪居多。

其间,市场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本周“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欧佩克+”(OPEC+)会议上,相关传闻也使过去几个交易日油价频频出现剧烈的波动。

当地时间24日,对OPEC+会议是否能就进一步减产达成协议不能确定,国际油价继续下跌,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录得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2024年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5.5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56美元/桶,跌幅约2.02%,交易区间75.07-77.09美元/桶;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2024年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80.5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84美元/桶,跌幅约1.03%,交易区间80.13-82.20美元/桶。

此前,沙特及其石油盟友再次因非洲成员国的产量配额争议而陷入困境,这迫使该组织推迟了部长级会议。原定于上周日举行的年内最后一次会议被推迟了四天,至11月30日。

考虑油价即将触及沙特财政盈亏平衡价位以及俄罗斯深陷冲突的处境,大多数分析人士预计,会议仍能达成协议。高盛研究部首席原油分析师斯特鲁文(Daan Struyve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该组织维持现有减产计划,沙特和俄罗斯将其单方面石油减产措施至少延长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但作为支持石油市场的预防性措施,集体进一步减产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

斯特鲁文补充说,据该行测算,在欧佩克会议临近之际,这些产油国的日均出口量已较4月水平减少130万桶,完成了预期目标。

非洲成员诉求是关键

非洲成员国对其产量水平分歧较大是欧佩克内部达成协议的最大障碍。今年6月OPEC+部长级会议,在阿联酋的坚持下,阿联酋获得了上调2024年产量基准的许可,同时沙特要求非洲产油国削减配额,这引发了一些非洲产油国的不满,会议上出现了安哥拉、加蓬等国家提前离席的场面。为了安抚减产联盟,沙特最终作出牺牲,宣布自愿额外减产100万桶/日以维持石油市场稳定,这使内部分歧暂时搁置。而到了此次2023年底最后一次欧佩克会议,非洲成员国对于坚持自己产量基准的要求与沙特的分歧越发难以弥合。

安哥拉、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都在推动增加产量,显然不愿意将份额让给中东产油国。而阿联酋有增产需求,另外还有一些超出减产基准的其他成员国能否遵守减产协议,沙特是不是还能坚持牺牲自己延长自愿减产……诸多不确定性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此次会议上空。

有分析人士表示,OPEC+仍有较强意愿稳定石油市场,推迟会议时间就是沙特争取额外时间以协调欧佩克内部的机会。但到目前为止,非洲成员国对于坚持自己份额的立场明确,最近几个月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产量出现回升,虽然有消息称沙特和非洲石油生产国正在就2024年产量水平接近达成妥协,但基于欧佩克各方自身利益需要,沙特能让各国达成一份新减产协议的难度仍较大。而积极的迹象是非洲成员国虽然坚持自己产量份额,但安哥拉方面表态不打算退出OPEC+,尼日利亚同样强调寻求团结一致,这意味着谈判破裂的风险较小。

现有减产力度可能不够

美国放松对委内瑞拉制裁,巴西、圭亚那产量上升,供给端再生变数,成品油裂解低位,全球库存低位回升等因素叠加,OPEC+维持现有减产力度,能否缓解油价破位下行风险也受到质疑。从持仓结构来看,10月之后投机净多头头寸持续回落,看涨热情持续消退,显示资金对油价后市普遍悲观。

就供应端而言,截至11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20万桶,与前周日均产量持平,比去年同期日均产量增加110万桶;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在三大产油国中,美国原油供应量“迅速增加”,日供应量比一年前增加120万桶;另外两大供应国是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沙特的原油日供应量减少了180万桶,俄罗斯原油日供应量自去年10月以来进一步减少了17万桶。

需求方面的情况显示,美国汽油需求和馏分油需求下降。单周需求中,美国石油需求总量日均2008万桶,比前一周下降164.2万桶;美国汽油日需求量894.9万桶,比前一周降低54.4万桶;馏分油日均需求量410.9万桶,比前一周日均低18.9万桶。

国际能源署将2023年的石油日均总需求增长预期上调至240万桶,比10月份报告上调10万桶,全球日均总需求达到1.02亿桶。然而,国际能源署预计,随着全球增长放缓和高利率的影响开始显现,明年的需求和供应将有所缓和。国际能源署表示,即使产油国组织将减产延期至明年,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仍趋于过剩状态。

澳洲联邦银行分析师达尔(Vivek Dhar)说:“OPEC+必须表现出明显的产量纪律,或者至少是传达维持产量纪律的决心,才能缓解市场对明年油市供应大幅过剩的担忧。”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表示,投资者可尝试布局少量多单,博弈欧佩克会议可能对油价带来的提振,但中长期油价若要达到趋势性上涨需要看到需求预期的好转。(胡弋杰)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